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
2023年01月30日 09: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30日第2578期 作者:夏杰长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首要含义是富裕。因此,共同富裕的基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以及现代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此外还须通过制度、政策和发展环境对诸多不平等因素进行修正与弥补,以保证全体人民公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并共享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产业融合和结构优化的关键。因此,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和双向赋能,不断增强服务业的辐射范围和带动能力,将为我国推进扩大内需战略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不竭动力。

  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在服务业充分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创新能力更强、结构升级更有力、开放水平更高和治理更科学的服务业,包括新兴服务业和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升级和改造。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能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还能带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此外,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吸纳就业。特别是在初次分配中,现代服务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总值促进经济发展,拉动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兼顾更广泛的受益人群。因此,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和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是实现共同富裕、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

  二是保障人民参与和共享发展。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将加速技术、知识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共享,基于辐射和扩散效应提升周边地区低收入群体收入,尤其是通过新就业形态对接弱势群体就业需求,提升其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机会和能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助于解决我国农村地区以及部分群体面临的公共服务供给不完善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业内部结构分化日趋明显,新兴服务业态和模式不断涌现,而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以农村居民、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的基本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体系,切实保障这些群体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平等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是提升发展和共享的可持续性。现代服务业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绿色发展重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而具备低污染、低能耗和高附加值等特点的现代服务业正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势头强劲的绿色发展道路。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服务业整体升级和优化,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率,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等“造血式”帮扶举措,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往“救济式”扶贫的局限,提升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发展能力及其收入的可持续性。

  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但短板依旧凸显。比如,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占比较高、地区间发展水平和结构差异较大。2021年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为4.4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强,服务产品供给质量较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较弱。202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为3811亿美元,净出口额为-1005亿美元,逆差数额同比下降53.86%。正是服务创新的长期缺失,使得我国现代服务业供给水平与国际市场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失衡不容忽视。这种失衡主要表现为城乡失衡和地区失衡。现代服务业存在一定的地理空间集聚现象和集群化发展趋势,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从需求侧看,服务供给方需要在地理上靠近消费者,区位选择上偏好人流量大、消费需求高的城市中心地区,以致农村地区的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从供给侧看,集聚有助于共享城市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知识外溢。受宏观政策、发展战略、地理区位、人力资源、辖区竞争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服务业在总量和结构上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地区服务供给长期呈碎片化特征,特别是公共服务供给相对匮乏,不仅制约着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也难以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后,我国服务业人力资源质量有待提升。人力资源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是服务业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也是加快服务业整体发展的关键支撑。近些年,我国居民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得以较快提升,但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存在。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传统行业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和挤出效应,因而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与岗位的同时,也导致部分低劳动技能岗位被取代。如果这些低技能劳动者不能加强培训以尽快适应新的就业岗位和市场竞争,就很有可能陷入失业困境,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第一,加快培育多层次市场主体。构建充满活力的多层次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服务业企业和集团、专门化提供各类细分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及专注或扎根于农村地区、贫困山区和弱势群体的服务业企业。基于消费者需求的多元性和个性化,服务业构成复杂且分布广泛,服务业态、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多元。随着不同产业的相互融合,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层出不穷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推动着不同规模和性质的服务业企业蓬勃发展。因此,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市场主体的多样性和发展活力,在推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服务业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宽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空间。针对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利用比较优势或学习效应发展不同类型服务业。一是基于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文化环境、支柱型产业等发展背景,利用比较优势和差异化战略,加快发展特色服务业。比如,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细分产品和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型生产方式。二是基于学习效应,充分分析对比后选择发展适合自身的服务业。比如,基于相同关键资源或劳动力,通过学习、模仿和借鉴发达地区发展模式和经验实现自身服务业快速成长。加强城乡地区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优秀的治理模式、发展经验以及技术、人才等要素双向流动,助力农村地区形成一批具备持续造血能力的服务业企业。

  第二,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一是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度高、带动协同显著等特点,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专业化,能够降低企业生产费用,提高生产率,改变制造业传统的生产供应链、产业逻辑和生产模式,发展柔性生产和柔性制造。与此同时,消费者开始更多参与服务产品的价值共创,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已向品质化、多元化和个性化转变。通过精准匹配需求端的个性偏好和供给端的产品服务,提高有效供给水平和效率,升级、改造和优化传统要素,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有助于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二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随着服务业不断向农业渗透,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嵌入农业产业链和“服务下乡”,不仅有助于构建农业与服务业交互融合的综合性现代农业,还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此外,现代服务业已进入农业农村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扩大了农产品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体,赋予了现代农业更多的发展活力和可能。比如,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积极发展农产品数字商务,基于农产品品牌特色,建设和打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第三,加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业具有数字化转型的先天基础和优势。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将不可贸易的服务产品变得可交易,实现服务的跨地区购买与消费。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可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推进服务业下沉,促进信息流动共享,扩展居民参与发展的渠道。因此,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尤其是提高数字经济的渗透率,实现降本增效和丰富服务供给,全力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可以催生出网络购物、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产生大量高质岗位,实现就业岗位扩量提质。此外,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对接供需双方的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就业平台,强化为弱势群体就业提供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服务,使其具备匹配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技能素质,共同搭乘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快车。针对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还需建立健全保障就业规范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探索完善困难群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薪酬制度和劳动权益保障措施。

  第四,依托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有助于扩宽农民收入来源、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我国乡村旅游总人次为30.9亿次,在国内旅游总人次中占比超五成;乡村旅游总收入高达1.81万亿元。可见,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但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不同地区的乡村文化和本土特色,探索不同类型的开发模式和发展路径,减少重复性和同质性开发,激励村民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和集聚,在充分释放旅游业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的同时,以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际合作课题“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研究”(2021YJHZ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