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翻译学: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2021年11月23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23日第2293期 作者:王均松

  自20世纪50—60年代认知革命发生以来,探索人类大脑和心智工作机制的认知科学取得了巨大进展,同时也对其他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21世纪,翻译学与认知科学结合的趋势日益显现,研究者开始冲破传统译学理论的藩篱,从认知角度重新审视各种翻译现象及其本质。2007年,意大利学者里卡多 ·马丁(Ricardo Martín)教授首次提出“认知翻译学”(Cognitive Translatology)这一概念,倡导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联系起来,建立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认知翻译学。自此开始,翻译研究迎来了它的“认知转向”:研究重心逐渐由翻译产品转向翻译过程,由译作分析转向译者认知心理探究。随着研究范式及理论方法的日渐成熟,翻译领域掀起了一股翻译认知研究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

  认知科学的发展为认知翻译学奠定基础

  发轫于西方的认知翻译学是在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认识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研究初期主要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探讨翻译活动的认知基础与转换机制。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认为语言是人基于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而形成。而翻译活动作为一种双语活动必然受到认知的影响。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认知语法、认知语义、关联理论、图式理论等为翻译活动中的双语表征、转换机制以及其他认知操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角和阐释方式。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翻译学的影响最大。根据该理论,翻译行为可以视为译者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过程,研究重点在于探讨译者大脑的工作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揭开人类大脑黑匣子的奥秘。基于该理论,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翻译过程研究,探索对象主要集中在双语转换过程中的注意力分布、工作记忆、认知负荷、加工模式等方面。此外,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的认知神经科学,也有助于研究者从生物基础的角度探究翻译认知过程,更好地理解大脑—认知—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社会认知理论愈来愈受到认知翻译研究者的青睐。根据情境社会认知理论,人类思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个体与他人和外部环境交互的过程中形成,译者所处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塑造并制约着他们的翻译活动。因此,翻译认知研究不应局限于对翻译活动的认知心理机制的探索,而应将工作环境、个人经历、情绪体验等多重因素纳入研究范围,注重特定情境对翻译认知活动的影响。该理论拓展了认知翻译学的研究范畴,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学科视角。

  研究范式分为两大类

  如今,认知翻译学已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学科定位更加清晰,研究对象不断扩大,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从总体来看,认知翻译学主要采取以下两种研究范式。

  一是“实证—实验”研究范式。在该范式下,研究者主要关注译者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思维活动以及双语加工机制,采取实验实证的方法探究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心智活动、加工机制、翻译策略等。

  早期的翻译过程研究主要采用“有声思维法”(Think Aloud Protocol,TAP),即被试一边翻译一边将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全部汇报出来,研究者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然后通过对数据的转写分析了译者的认知思维活动。然而,有声思维法可能会对翻译过程产生干扰,拖慢翻译速度,甚至影响译者的思维过程。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研究者在翻译过程研究中引入了“键盘记录”(Key Logging)和“眼动追踪”(Eye Tracking)技术。前者可以记录被试翻译过程中的输入、停顿、删除、修改等行为,而后者则可以追踪被试的眼动轨迹、注视点、注视时长等。这些行为数据可以辅助推断译者翻译过程中的注意力分布、认知负荷、加工模式等,同时又不会对翻译过程产生干扰和影响。此外,不少研究者还尝试使用“脑电仪”(EEG)、“核磁共振”(fMRI)等技术设备考察翻译时译者大脑的活动情况,根据脑电波、血流量等生理指标探究译者大脑活动的神经生理机制。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采取“三角验证”的方法,即通过不同的技术设备或工具收集实验数据并独立分析,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多角度验证,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二是“社会—情境”研究范式。与实证—实验研究范式不同,采取该范式的研究者将翻译视为一项社会交际活动,注重特定情境下的翻译行为和认知过程,强调译者认知与社会情境的互动关系,尤为关注外部因素对译者认知过程的影响。

  社会—情境研究范式下的认知翻译研究主要采取“民族志”“参与式观察”“田野调查”等质性的研究方法。研究者深入译者工作现场,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参与合作等方式考察译者在真实情境下的认知翻译活动。比如,从人体功效学的角度探讨办公环境、工作流程、软件工具使用对认知翻译过程的影响,从具身认知的角度考察译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对翻译行为和产出的作用,从交互性的角度考察翻译活动多元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助人译、人机共译逐渐成为引领翻译行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探讨人机之间的互动以及各种新技术对译者认知的影响,已成为情境认知翻译研究的新课题。上述研究视角都注重和强调翻译过程的社会性和情境性,有助于深化学界对翻译认知活动多维属性的认识,极大地拓宽了认知翻译研究的领域。

  多角度推进认知翻译研究的发展

  过去20年,得益于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认知翻译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一大批极具潜力的研究团队和优秀成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认知翻译研究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无论是理论模式还是研究方法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深化理论模式研究,构建科学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当下,认知翻译研究的一个首要任务是加强理论模式研究和理论体系建设。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认知翻译学既要向其他学科借鉴和学习,汲取更多的支持和营养,以便建立与认知科学相统一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有所发展和超越,努力构建能被普遍接受或切实可行的理论模式和理论体系,提升自身的学科地位和主体性。

  其次,扩大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推动研究范式的互补融合。目前,认知翻译研究主要分为实证—实验和社会—情境两大研究流派,前者主要聚焦认知翻译过程本身,而后者则关注社会文化情境对认知行为的影响。由于研究范式的不同,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也有差异。未来,只有将上述两种研究范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更加全面地揭开认知翻译过程的神秘面纱。

  最后,规范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众所周知,学科的成熟发展离不开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认知翻译研究虽然采用了各种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手段,但是在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尤其是变量控制方面仍有待提高。因此,在进行认知翻译实验时,研究者需要严格遵循实验流程,规范实验设计,尽量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此外,认知翻译实验研究还应避免实验情境的人为性,让实验接近真实的翻译活动,从而提升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认知翻译学视阈下的翻译过程研究”(19AYY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