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语言扶贫守正创新
2021年11月16日 07: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16日第2288期 作者:陈丽湘

  中国语言扶贫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语言扶贫的成功典范,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中国语言扶贫的宝贵经验,走出更加宽阔的中国语言扶贫之路,对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促进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走中国语言扶贫之路,是守正创新的出发点。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语言扶贫之路。在消除绝对贫困之前,中国语言扶贫从维护全体人民公平享有学习使用语言文字的权益出发,为有需求的个体或群体的语言学习提供扶助,实现赋能增值;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实践主线,消除语言交际障碍、提升交际效能,优化区域语言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脱贫攻坚阶段,我国的语言扶贫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对接国家战略目标任务,精准聚焦贫困地区,精准聚焦儿童、青壮年人群,控制新增量、减少存量;把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提升学习者的能力水平作为语言扶贫的基础路径和核心任务,多层级协同联动,有序高效帮扶。中国的语言扶贫充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坚持以服务民生为根本导向,实现了语言扶贫与扶智扶志有机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后,扶贫减贫工作重心转向“相对贫困”,语言扶贫应充分借鉴业已形成的制度和经验,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的语言扶贫体系。

  深刻认识中国语言扶贫的逻辑起点,是守正创新的立足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语言扶贫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较短时期内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语言交际障碍基本消除的发展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有力的助推和保障作用。同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经济社会转型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凝聚作用,以共同的语言文字基础夯实了国家治理的精神根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人民的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实现“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迈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从“初步普及”到“基本普及”再向“全面、高质量普及”努力,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这是新时代实施语言扶贫的历史逻辑。

  语言能力是维持、扩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能力,是重要的经济要素。语言能力对于个人收入提高和国家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中国减贫白皮书》统计,在扶贫攻坚阶段,开展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和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累计350余万人次,提升了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就业能力。语言扶贫始于语言学习、提高语言能力,循序向解决知识贫困、信息贫困、精神贫困深入演进,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最终有效提升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协同助力减贫的长效机制,这是语言扶贫的理论逻辑。

  经济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语言沟通的机制之上。目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率已达到80.72%,实现了“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语言交际障碍基本消除”的目标。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以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坚持语言扶贫的现实逻辑。

  丰富语言扶贫新内涵,推动中国语言扶贫理论守正创新。语言与经济之间存在一种耦合关系,越是经济发达的社会阶段,对语言能力的要求越高。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国家对贫困的治理转向应对“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成为主要要求,扶贫目标从实现精准帮扶向推动共同富裕发展。在此背景下,只有坚持语言扶贫的实践主线不变,才能更加充分保障人民公平参与社会的权益,而实践焦点应更侧重“解决能力相对贫困”,也就是“消除语言能力差距”,提升国民整体语言素养,促进国家语言文字整体均衡、高质量发展。

  相对贫困的对象范围更大,涉及面更广。一方面,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的160个县绝大部分都是原来的深度贫困县,是相对贫困的集中区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它们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相对较低的地区。语言扶贫政策应覆盖国家通用语言普及“不平衡”的重点区域,关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语言发展的“不充分”,也就是“提质”问题,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满足各族群众对优质语言教育和语言服务的需求,提升整体语言能力和素养。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解决“提质”问题上,学校教育是主体和根本。

  探索语言扶贫新路径,推动中国语言扶贫实践守正创新。进入新发展阶段,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语言扶贫同样需要“设立5年过渡期”,坚持“四个不摘”要求,既要补齐短板,也要考虑持续发展。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过程中,语言扶贫应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新路径。

  以语言扶贫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在扶贫开发总体战略中具有基础性、先决性和关键性作用,语言扶贫本就是教育扶贫的一部分。“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能促进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教育服务均等化,语言扶贫要“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为阻断“教育贫困”的代际传递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信息时代的语言素养。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数字经济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这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重要变革。网络硬件已通过“网络扶贫工程”惠及每一个脱贫县,但信息获取却不会因“涓滴效应”普及到每一个人。依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2—48次),语言能力(包括汉语拼音的使用能力)及与语言密切相关的语言技术是农村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在语言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的信息化时代,“信息贫困”现象日益凸显。据最新数据,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语言扶贫要特别关注未进入网络信息空间群体的语言素养,对更大范围、更多人群进行语言能力及语言技术赋能。文字能力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个体维持生活和发展的一种必备技能,尤其要重视读写对语言能力的延伸作用。语言扶贫要坚持“语言”和“文字”能力并重,最大限度保障社会的信息互通共享,让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参与和融入信息社会。

  关注城乡融合中的语言问题。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命题。城乡融合中的发展主体会因自身能力、社会经验的不同,在目标取向、观念意识、机会条件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差异,对其经济收入、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其中,低收入群体、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和适应问题与语言能力有密切关系。语言融入是社会融入的第一步,语言扶贫应充分关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人口在城市融入中的语言能力,使人民都有能力和机会参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共享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防止城市化进程中催生新的相对贫困和其他社会问题。

  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共进。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沟通桥梁作用促进了“互嵌式社会”的形成,这是一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水平间的互嵌,是一种向着公平发展的新型社会结构模式,有助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语言扶贫应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出发,以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为重点,增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普及程度和规范水平。要处理好语言关系,在沟通交流中凝聚共识。以国家整体语言能力提升促进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为形成团结奋进的社会风貌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1BYY20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