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译论史研究概观
2021年06月22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22日第2191期 作者:黄忠廉

  40多年来,包括译论史的中国翻译史研究热度不断攀升,入列国内译学研究热点前十。国外日渐关注中国译论,也是中国学术主动走出去的结果。迄今为止,中国译论关键词数据显示,频次由高至低的关键词依次为“传统译论”“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翻译研究”“中国译学”等,可见传统译论发展研究仍占主体。概而观之,有五大进展。

  第一,中国译论发展脉络独具特色。中国译论发展首先涉及发展脉络分期问题,虽众说纷纭,标准各异,却相对一致,即分为传统译论与现代译论,这是性质划分。中国传统译论指翻译论题、研究方法、表述方式及理论特质、精神旨趣都表现出浓厚的传统国学味道的译论,时间节点是20世纪80年代末。按时间划分,则可分为古代译论、近现代译论、当代译论。中国译论形态紧扣翻译实践,整体上经验性特色明显,或含理论自觉;其特点是多为经验式、点评式、随笔式的感悟与体会,直接把握翻译本质与规律,用语综合生动,表达方式笼统,多散见于序跋、例言、凡例、杂议、译后余墨等。这种“中国特色”有助于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建立特有“中国味”的译论体系。学界对此虽说褒贬不一,程度有别,但反映了对中国译论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勾勒出其发展的轮廓。未来最重要的任务是将中国特色如实地展示出来,不为特色而特色,而是在全球共性中彰显特色。

  第二,传统译论史梳理逐步深入。中国传统译论史涉及史料史、阐释史与转化史,三级逐步推进,走向现代。中国传统译论史料整理始于百年前,断断续续推进,涉及资料汇编、译史编撰和译论研究,其工作量逐渐减少。改革开放后,中国兴起第四次翻译高潮,传统译论研究沉寂了几十年之后才开始复苏。以注疏、阐释、重释等方式逐步进入中国传统译论,将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译论转换为现代译论问题,同时发现其不足。注疏、阐释、重释三者比重逐渐增加,偶见过度诠释,尚未完成其现代学术转型。近30年来,受西方译论的影响,中国译论开始系统总结过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并依据现代科学和哲学原理,将中国翻译话语转化为现代译论的范畴和概念体系,传统译论经历了转化、深化的过程。

  第三,当代译论沉寂之后走向创新。中国当代译论开始走出沉寂,寻根中国,放眼世界,跨域融合,尝试创新。中国译论发展迄今约2000年,只有当代译论发展势头最猛,成就最大。中国当代译论研究模式的梳理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思辨期、90年代的“接轨”期和2000年以来的内化期。经过对中西译论共性与特性的反思、中国译论与西方译论契合点的寻找和21世纪中国译论新发展的突破,不少中国学人基于丰富的中国译论资源,尝试寻找中国译论体系存在的论据及可行性,译论范畴因此逐渐明确,其体系化业已起步。如许渊冲熟练地运用一分为三的哲学思维,系统地创建了自己的译论体系,如三美论、三势论、三化论、三之论、三确论、三用论、三似论、信达优等。进入21世纪,构建中国译论的理论自信日渐强烈,如何创新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话题;创建工作已经付诸实践,对创新的呼吁也充满前瞻性,由自觉而自信,开始自强,出现了变译理论、翻译选择适应论、译者行为批评论等自创译论。

  第四,译论研究的理据性与工具性双管齐下。为翻译立论,首先要彰显其理据性,为译论产生寻回营养钵,为其植根。中国传统译论的不竭之源是中国传统文化,具体为传统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理论,因而极重其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概言之,几乎所有传统译论命题都有哲学—美学渊源,如严复之“信达雅”、钱锺书之“化境”论体现了中庸的精髓,傅雷之“神形兼备”更是将中庸所蕴的恰当、中和等意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如中国翻译思想的基本特色是协调与协和,调和对象是文质之争,体现了从美学价值认识本体的哲学取向,体现中国译论传统与美学命题“和”的契合。与此相应,究译须得法,方法论意识觉醒并逐渐增强,进而强化悟道;史上中国译论的产生主要基于实践归纳,而当下译论研究积极采用演绎法、类比法等,借用有声思维法、键盘记录法、眼动跟踪法等技术和CiteSpace等工具,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文献计量等定量方法,提高了研究的效率与科学性。正是理据性与工具性双管齐下,中国译论发展研究才逐渐顶天立地。

  第五,译论引介、中西互鉴及其本土化研究。百年来,中国对西方译论逐渐增加引介,以补己所缺,汲取理论给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降,西方译论引进势头猛、速度快,与中国翻译科学、翻译文化、翻译哲学的研究模式均密切相关,涉及对等论、目的论、多元系统论等。在中西译论接触中,有接受也有遭遇,有阐释也有解构。经中西译论横向对比,有所互鉴,发现中西译论之间存在实用性与理论性、悟性与理性、含蓄性与明确性、保守性与求新性、中立性与神秘性等差异。这种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相互阐发与促进,产生中西合璧的新型译论,本土化进程因此开启。中西互鉴不是简单的东方化或西方化,而是立中融西,推动中国译论与西方译论平等对话,并使其成为世界译学建设的重要资源。

  中国译论近两千年的发展,近百年的译论史研究,历时纵向把握,共时中西互鉴。译论发展分期形成了大致的轮廓,经验性成其特色,理论性逐渐增强。当代译论以创新为目标,立足本来,译介外来,理论意识越发清醒,原创性译论构建已见端倪。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20&ZD3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