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主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2021年06月29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29日第2196期 作者:广西社科联课题组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并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正确方向,把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指南针。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不断创新党的实践、理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哲学社会科学界必须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创造性开展工作,持续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切实把这一思想贯穿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强化社科阵地管理,加强辨析引导,在项目立项、立说著书、成果评奖、决策咨询、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服务新发展格局,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含金量。坚持胸怀“国之大者”,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研究成果,把文章写在人民的心坎上。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问题为导向,根据新实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为“十四五”时期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体现社科界的新担当、新作为。

  突出中国特色,形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新格局。要聚焦我国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要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大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冷门“绝学”的扶持力度,通过平台扶持、项目带动,促进相关学科人才集聚和梯队培育,实现代有传承,接续发展。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彰显本土化元素,才能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比较优势。各地应立足实际,加强特色学科体系的系统谋划,梳理具有鲜明特色和基础优势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大资源集聚力度,推动地方优势学科发展。

  强化品牌建设,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升级版。鼓励支持各级科研机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一地一校一品”的特色品牌。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示范性研究基地,用心打造一批影响力较大的智库品牌;开展学术论坛品牌提升行动,倾力打造国际、国内高端对话论坛;推出以社科内参为载体的成果转化品牌,以社科普及活动周、网上科普、科普基地等为抓手的社科普及品牌;实施学术名刊培育行动,重点扶持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办刊质量和水平较高的学术期刊;继续实施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资助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出版。

  夯实人才基础,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排头兵。要拓宽引才渠道,创新聚才模式,规范用才机制,改革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优化人才服务,建立规范的奖励体系,形成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良好激励机制,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探索国内外人才交流合作,推动国内外人才和项目合作。建立青年人才举荐制度,加大对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努力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

  坚持大众普及,夯实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新阵地。拓展优化社科普及阵地,实施分类管理。遴选、培育和支持一批具有较大辐射作用的社会科学普及重点基地,形成以重点基地为主干的社科普及基地新格局。加快社科普及资源共享,加强社科普及内容在各类公共空间的生动展示,在融媒体时代推动实现各类资源的多层次、综合性融合普及。鼓励热心公益的各界人士参加社会科学普及志愿活动,吸引、动员多方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创作,推出一批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广受群众欢迎的科普内容产品,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本文系广西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十四五’期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