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媒体语言的规范问题
2021年05月18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18日第2167期 作者:杨沛 曹炜

  媒体语言规范化研究既是当下语言规范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媒体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整个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媒体语言规范问题的研究较为全面深入,成果相当丰硕。

  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由于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媒体行业逐步走向繁荣,研究者们对媒体语言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尤其是自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以来,我国媒体语言规范化研究文章的数量迅速增加,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媒体语言规范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在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研究者们逐步意识到媒体语言的巨大影响力。研究初期,多数学者重在说明在媒体用语中使用规范表达对提升媒体节目效果、青少年学习和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促进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等均有重要作用,且从创新媒体形式、创造良好的媒体语言环境、制定法律法规、促进语言文字健康发展等方面强调媒体用语规范的必要性。

  媒体用语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时下有四大主要媒体语言:报刊语言、广播语言、电视语言、网络语言。因传播方式的不同,其不规范现象也存在差异:报刊语言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书面表达方面,广播语言主要集中在口语表达上,电视和网络语言则两者兼有。具体表现为盲目从俗从众、过度使用网络词语、网络语言低俗化;忽视语法、语义指向模糊、误用或生造词语、外文词汇的过度使用;从业者语言态度随意、发音不规范等多个方面。媒体用语失范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媒体传播的形式多样且速度快,媒体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不高,以及新媒体的出现和自媒体时代的影响等内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外来词和方言词的影响、社会和网络事件的影响,以及相关政策和规定落实不到位等外部因素。

  解决媒体用语规范问题需要有效施策。前人曾就媒体用语的不规范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策略,具体可以分为: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力度以增强人们的规范表达意识;以学校为主要基地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素养和技能;加强学术研究,尊重语言文字自身的发展规律等诸多方面。总的来说,研究者们的主要思路是对媒体语言中不规范的内容及时给予批判和纠正,对媒体用语中那些个性鲜明的特色化表达予以正确引导,在规范化的同时增强媒体语言的活力。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媒体语言规范研究逐渐发展,在过去的20多年里除了研究数量增多之外,具体的研究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研究总体呈现出由抽象到具体,由笼统逐渐走向细化,并逐步结合当下语言运用的实际背景。

  研究的跨学科性增强

  媒体语言规范化研究近年来呈现出一系列特点,主要表现为研究路径的一致性、研究内容的综合性、研究角度的多样性三个方面。

  研究路径有一致性。纵观近年来媒体语言规范研究的文章和专著,尽管研究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在研究路径上较为一致。各类研究多是基于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对某一类媒体用语不规范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其不良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失范现象的不同类型,从不同角度为其规范使用提出建议,或从宏观角度为媒体语言的规范使用提供方法指导。

  研究内容有综合性。无论是广播、电视、报刊还是网络,它们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媒体语言规范化研究的内容综合性较强,这种综合性有各种表现。第一,涉及学科多。媒体语言规范作为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与语言文字本身有密切联系之外,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发表的文章涉及领域涵盖了新闻与传媒、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字、出版、初等教育等11个学科,其中以新闻与传媒、中国语言文字的数量最多,其他学科相对较少。第二,研究内容广泛。媒体语言的内容丰富,媒体语言规范化研究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因为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临时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外来词的使用、方言影响、网络词汇的规范等均为媒体语言规范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记者、主持人、播音员等不同从业人员语言的研究,另有新闻语言、广告语言、网络语言、报刊语言、广播语言等多方面内容。

  研究角度具有多样性。研究者们从传播媒介、从业人员类别、具体内容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媒体用语失范的各类情况,也有研究者从社会文明、法律规范、语言自身的规律等不同角度研究如何规范媒体用语。部分文章结合了相关的时代背景,如融媒体时代、微时代、新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等。各个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为媒体语言规范化研究带来了更为全面的思考。除此之外,还有少数文章是对相关学者采访的记录与整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沿学者对媒体语言失范现象的看法,并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前人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各位学者在媒体语言规范化研究上取得的诸多成就,同时也能发现其中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是观点相似度高。在对各类媒体语言规范问题的研究上,多数学者的观点较为一致。前人的研究共同阐述了媒体语言规范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要性,面对不同类别媒体的用语失范现象,多角度分析原因。虽然研究者们就如何规范问题提出的看法各有侧重,存在一些差异,但主要是从媒体自身、从业人员、语言文字等方面给出建议。尤其是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其解决策略高度统一,由最初的全盘否定到现在逐步接受部分内容并正面引导。但是,相似度高的观点不利于多途径高效地解决当下媒体用语的不规范问题。

  二是语言材料丰富,理论性不足。媒体用语的不规范现象较多,大部分研究者需对大量的不规范现象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除了部分典型材料存在重复外,各类文章和专著中的材料数量多且各不相同,这为媒体语言规范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语料支持。但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文章往往仅停留在对不规范现象的分析上,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学理上的概括和提升不足,在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较少。

  三是研究方法缺乏创新性。前人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举例法,选取典型语言材料作为例证并进行分析;或是使用分析归纳法,根据材料的不同找出问题所在并分析原因,归纳出各类不规范现象的共同特点。另有部分研究者归纳出某一类媒体语言的特点,直接就其不规范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讨论。以上研究方法在媒体语言规范化研究中较为普遍,且多年来一直被沿用,因此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明显不足。

  四是研究成果的滞后性。媒体语言的发展变化速度极快,尤其是网络语言,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媒体用语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媒体用语规范产生影响,但从实际来看,研究的速度远赶不上媒体语言的变化速度。媒体语言中部分不规范的表达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或演变成其他形式的规范表达。另有少数不规范表达被大众接受,不再作为媒体语言规范的内容。因此,部分研究成果具有滞后性,更缺少前瞻性。

  总之,媒体语言规范化研究牵涉的面较广,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使用方面的研究都有较为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