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国际中文教学的新情况
2021年05月11日 09: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11日第2162期 作者:赵世举

  众所周知,国际中文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境遇和挑战。相关方面都在努力探索应对之策,以走出困境。但我们注意到,一般聚焦于“变”,而较少关注“未变”;大多谈“危机”,而较少察“契机”;多数着眼局部问题,而少有全局审视和统筹谋划,还有很多问题未能涉及或有待深入,尤其是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化解。因此,迫切需要更加全面而深入地审视国际中文教学面临的各种新情况,全方位探索切实可行的发展之道,以化危机破困局,抓契机开新局。有鉴于此,略陈浅见。

  不能回避变化

  有言道:“永远不变的就是变。”而2020年以来多种因素的叠加,更加剧了“变”:人类生活大改变,生产方式在变革,国际关系更复杂,世界格局正重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变化,科学技术仍在快速发展。所有这些“变”,都直接或间接地促使国际中文教学也在变——学习方式之变,教学手段之变,学习需求之变,培养模式之变,生源格局之变,教学环境之变,事业体制和格局之变……这是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

  在直面变局,看到挑战和困难的同时,也需要善察危机中蕴含的契机和孕育的新机。值得思考的是,这场全球剧变虽然带来许多不便,但也客观上蕴含着开启国际中文教学事业变革图新的驱动力。正是这种被动的驱动力,促使常规教学迅速从教室搬到了线上,更全面的相关变革也正在发生。没有准备,不容商量,省却了争论,却迈进了一步。这种客观结果,是过去各方面努力推动了近百年的“电化教学”所未能企及的。由此带来的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加快了新型优质资源和平台的研发、共享和普惠,促进了国际中文教学界的广泛交流和客观泛在的“中文教学/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也更广泛地吸引了更多的人士以不同的方式学习中文。这些都是可资转化利用的机遇,需要的是处变不惊的信念和化解困局的智慧,以及推进新型教学模式建设、优化和完善的扎实行动。

  不变的核心仍值得信守

  尽管我们面临方方面面“变”的冲击,但也应看到利好的“未变”,并充分把握和利用“未变”来应万变。这也是谋划国际中文教学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方面。

  第一,世界的中文学习需求未变。尽管近来面授的学生减少,但随着全球人员交流往来的恢复,这种状况肯定会改变,而且据了解,散在世界各地的线上学生为数并不少,由于线上学习突破了空间局限,在一些地方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学习者。最根本的一点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更多人对中文的学习兴趣。据最新报道,“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事实表明,世界中文学习需求未减,而且可以预期,随着我国的稳健发展,需求还有望上升。

  第二,服务世界中文学习需求的初心未变。早在国际中文教学大发展初期,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就指出:“中国展开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工作的一切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汉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需求。”《孔子学院章程》也明确规定:“孔子学院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这就是我国开展国际中文教学的初心,无论世界怎样风云变幻,都没有改变,也不会变。

  以因势而为应对变化

  时势有变,就需要积极应变。要应变,就必须有所改变。

  转变观念,优化事业格局,观念是先导。面对新的境遇,必须有相应的观念更新,方能找到行之有效的破局之策。在目前的大变局之中,一是需要凝聚共识,调适国际中文教学事业发展的宗旨与目标,坚守初心——服务需求,保障供给,满足世界中文学习需要。努力排除各种干扰,避免目标奢望和过度阐释,轻装上阵,消除误解。二是着眼新情况,全口径统筹规划不同类型和不同渠道的国际中文教学,促进有序发展。三是推动开放,解放思想,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构建主体多元、功能互补、模式多样的国际中文教学事业新格局。四是注重协调,推动各方力量交流协同,优势互补,促进各种资源共建共享。“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中文联盟”等的成立,就是很好的创举。五是因势稳进,不冒进,不张扬,做实事。

  重构教学体系,创新培养模式。线上中文教学的突飞猛进,客观上是突发变故倒逼出的应急之策,而不是精心谋划的系统变革,大都只是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匆忙搬到线上,而有识之士已经指出:“线下搬家是做不好线上教育的。”要真正适应今后新的教学常态,实现事业优质发展,有必要全面检视各显神通的做法,深入研究其得失,根据教育规律和新的客观实际,开展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科学重构国际中文教学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根据新的教学整体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变化,统筹重构适应新环境的教学体系——建立线上线下一体、课内课外联动、多样化教学资源融通、培养模式多样的高效能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广辟途径,借力市场。以国际中文教学管理体制调整和教学模式大变革为契机,充分借助社会各方面力量。尤其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事业运行的不同层面注重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利用,吸引相关企业直接参与,利用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搭车服务或借船出海。

  技术赋能,加快事业基础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快国际中文教学事业的基础建设。一是创新师资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善用现代教育技术、适应新的教学需要的新型师资。二是构建适应复杂需求的线上线下融通的智能化教学体系,尤其重视智能交互训练系统和虚拟学习体验环境的创设。三是研发智能化学习管理和学生评价系统。四是开发既适应系统化教学需要,又可满足不同学习者自适应学习、泛在学习、弹性学习等新兴学习方式所需要的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和平台,切实保障丰富多彩的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

  融入当地,落地生根。深入调研世界各地的中文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寻求与当地的深度合作,尤其注重与当地华人华侨的协同,努力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社会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生态”体系和话语体系,逐步在地化,落地生根,持续发展。

  注重自身话语权建设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两者水乳交融,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这既是人类共识也是客观事实。如果在语言教学中剥离文化,就无法理解语言、无法教好语言,犹如要割弃纸张的另一面一样无法做到。这一点西方学者也认同,例如B.库玛就提出,“自古以来,文化就是语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欧美语言教学也从未剥离文化。美国《外语教学标准:迎接21世纪》确立的教学目标是:沟通、文化、联系、对比、社区。“文化”赫然在列,而且所定11项标准中有4项是关于文化的,其他多项标准中也蕴含文化。《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强调语言学习者跨文化能力的发展,并建议学习者充分考虑诸多文化因素和文化目标。我们应该立足语言教学,着眼学习者需求,按照语言规律和教学规律实施教学,既不排斥文化,也不刻意凸显文化。

  (本文系教育部重大项目“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与发展方略研究”(18JZD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