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2022年11月21日 09: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21日总第2534期 作者:徐慧华 杨雄

  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可以为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赋能,成为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核心驱动力量。新加坡数字基础设施发达,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2021年10月联合发布的“智能城市指数”调查中位居榜首。新加坡人工智能战略旨在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等的共同协作,建立起可理解、可信任、透明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重视战略设计

  新加坡政府设定的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力争使新加坡成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开发和部署等领域的全球中心。二是通过实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让新加坡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规则制定,推动解决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保持新加坡在科技发展上的前沿地位。三是通过结合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力量实现多方共赢。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开始投资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研发与应用,先后提出了“国家计算机计划”“国家IT计划”“IT2000—智慧岛计划”“信息通信21世纪计划”以及“智慧国2025计划”等,还通过国家研究基金会于2017年推出“国家人工智能核心”计划,并在2019年发布一项为期11年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同时成立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并创建人工智能创客研发平台。新加坡还建设了覆盖全国的数据收集、连接与分析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获取的数据,通过预测公众需求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面向公众实现数据有效共享。数字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加坡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推进,目前新加坡的电子政务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新加坡政府重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为了加快解决具有挑战性的人工智能相关问题,通过“研究、创新与企业2020计划”和“研究、创新与企业2025计划”投资近7亿新加坡元,用于设立国家级研究和创新项目,并促进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聚焦关键领域

  2019年新加坡智慧国家与数字政府工作组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计划,启动运输和物流、智能城市和房地产、医疗保健、教育、安全保障等方面的5个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在运输和物流方面,新加坡致力于开发通用数据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制定海上、空中与陆路往来运输计划,实现更舒适、更清洁的公共和私人交通。在智能城市和房地产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更好地了解社区基础设施情况和相关问题,以便提前做出预判并以最快速度响应,提高市政服务质量,让公众的生活更加安全、舒适和可持续。在医疗保健方面,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医院管理和流程,为患者开发人工智能模型,提升预防、诊断、制定医疗方案、管理用药、实施精准医疗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在教育方面,新加坡启动了人工智能自动评分系统、自适应学习以及自动标记系统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定制化学习方案,并帮助教育工作者集中精力关注重要问题。

  2021年,新加坡又启动了金融和政府两项人工智能示范项目。在金融方面,新加坡正通过建立人工智能数据深度共享平台协助金融机构了解各类金融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在政府方面,除了利用人工智能预测公众需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之外,新加坡还希望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公众生活质量、增加就业和商业机会,建设数字智慧政府。

  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其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新加坡成立了人工智能和数据道德咨询委员会,并让企业、学术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制定人工智能道德标准和治理框架,发布了《人工智能治理示范框架》《组织实施和自我评估指南》《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作指南》等,修订了《技术风险管理指南》等一系列操作指引。这些操作指引旨在取得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包括通过改变内部治理结构来纳入与人工智能有关的价值观念、风险管理以及责任承担方式;帮助企业等识别风险,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人工智能决策模型;获取更加多样化、更具代表性的数据集,保证数据质量,或者通过调整算法尽量减少偏差,使人工智能更具包容性,降低使用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让人工智能做出具有可理解性和透明度的抉择,使基于人工智能做出的决策与人为做出的决策遵循一致的道德标准,以此提升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信任度。

  新加坡作为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体,还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治理的国际互认。2020年与新西兰、智利签订《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后又与澳大利亚、韩国、英国等国家完成数字经济协议谈判,就人工智能相关问题治理原则达成共识。

  提升民众数字素养

  新加坡为国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其2015年提出的“技能创前程计划”中便有多项倡议强调要提升劳动力的数字素养。2022年推出的“技能创前程职业转换计划”也提出要增强数字访问、获得与参与的包容性,帮助人们参加数字技能培训,协助中途转业的人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具备参与人工智能经济的必要能力。

  新加坡提出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将电脑编程纳入中小学正式课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新加坡还计划为1万名高中生、大学生乃至已经就业的成年人提供培训,使其了解基本的人工智能知识,成为人工智能通用人才;同时启动信息技术和媒体产业转型路线规划,提供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基础就业岗位和专业岗位。为了培养人工智能专门人才,新加坡政府还为企业提供帮助,资助2000名企业高管及技术上倾向人工智能的普通员工学习相关课程。在高等教育阶段,新加坡启动了人工智能硕博士培养计划,以高额奖学金鼓励学生选修人工智能专业,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中表现较为突出,新加坡国立大学侧重于神经网络研究,南洋理工大学则更侧重于极限学习机研究。新加坡政府还努力促进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帮助企业员工或当地居民提升数字素养,并积极与国际知名高校和科技企业合作,努力吸引人工智能领域国际人才。

  (本文系福建省青年规划项目“容错机制对福建省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FJ2021C02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