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多尔斯基论文化教育和科技教育的融合
2021年09月13日 10: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13日第2250期 作者:韩忠全

  博格丹·苏霍多尔斯基(Bogdan Suchodolski)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波兰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科学史、教育哲学、文化教育理论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苏霍多尔斯基在其代表作中不但追溯了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融合发展的历程,还科学地阐释了现代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与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

  长期以来,如何界定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始终是困扰世人的课题。对此,苏霍多尔斯基认为,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旨在实现文化目标的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平衡关系似乎已不可挽回地陷入“迷失”状态,必须在基于文化价值观的人格理想与技术技能的理想之间作出选择,要么被“精神化”(spiritualized),要么被“技术化”(technicalized),而学校则应将培育人文主义者或技术人员奉为圭臬。

  古希腊文明以降,“理想”成为文化价值观与技术技能结合的桥梁。柏拉图在《对话录》“克里蒂亚”篇中诠释希腊神话精神时,剖析了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技术之神赫菲斯托斯合作所产生的特殊作用。其在《对话录》“普罗塔哥拉斯”篇中还详细描述了普罗米修斯偷走雅典娜、赫菲斯托斯的智慧与火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没有火,任何人都不会拥有智慧,更不可能运用智慧。而普罗米修斯的巨大功绩在于将火赋予了人类,从而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性发端。

  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之间的融合植根于人类智慧。文艺复兴时期列奥纳多·达芬奇将绘画与哲学、诗歌等联系起来;培根也试图用科学和技术进步来描述人类历史发展;夸美纽斯则称“学校和教师应该像机器一样正确地运转”;达朗贝尔从科学、艺术和技能视角编辑的《大百科全书》,将几何学家的创造性想象力与诗人的创造性想象力融为一体。所有这些认知或主张无一不折射出人类智慧是促进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相融合的理念。

  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苏霍多尔斯基提到,人类及其文明将被技术所摧毁的预言已然落空,现代技术与人及其价值观越来越和谐。摆在世人面前的是“自动化和机器人时代”,它开辟了人类和技术“和解”的美好前景。

  人文科学沿着新路线发展并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势必促使个人的智力和想象力得到延伸和发展。现代技术发展使得人类的工作环境日益复杂,要求人们理解社会合作、社会形式、社会结构及其对人类个体所产生的诸多影响。新技术使人拥有更多闲暇时间,而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主要取决于个人文化与认知。

  技术和文化正在携手服务于人类发展。技术进步使人类摆脱了饥饿、无知和文化贫困;人文教育则以重组社会结构和社会教育的形式占据着广阔的活动领域。技术和文化的融合与协调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苏霍多尔斯基看来,传统的“二元论”在区别纯文化类学校和技术培训类学校之间划出了一条严格界限。职业培训可以使人获得职业所需技能,但其不具备理论意义。简单来说,职业培训后的技能工人不能执行智能程度高的任务、改进工作方法、适应变化要求以及进行技能升级。当前,技术进步使众多领域的工作条件发生变化,新的工作类型不断涌现,从而减少或削弱了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尽管这些新变化需要对工人进行培训,但培训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工作领域,而是应该更具普遍性和理论性,涵盖更广阔的范围。技能工作日益受到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职业培训的基本因素是了解有关工作的科学原理,而关键因素则是能够跟上这一进步并加以利用。

  重组通识教育

  苏霍多尔斯基认为,人类活动可以分为四个领域:惰性物质科学、生命物质科学、社会和文化。第一领域涵盖所有技术性和生产性职业;第二领域涉及所有生物与人类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第三领域涵盖所有社会、行政和经济活动的职业;第四领域则主要涵盖与文化有关的职业。应据此区分通识教育,并制定通识教育模式的备选方案。如数学、物理和化学应放在第一领域;生物科学放在第二领域;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学和经济学则应该侧重于第三领域;哲学和史学,即社会思想史、科学史、技术史和艺术史则集中体现在第四领域。

  通识教育已成为职业培训的必要条件。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不能仅限于职业培训,还要为参与社会生活、政治活动以及文化活动做好准备。通识教育要让学生拥有共同的科学、社会和文化语言,为他们提供和设想与职业有关的科学问题和真正的技能培训。苏霍多尔斯基说,这种可能性是基于假设——各种科学的发展和分化,既与人的工作的发展和分化模式相对应,也与人的能力、倾向的发展和分化模式相对应。以往这些模式的联系不如今天紧密,现在其重叠程度越来越高,因为科学支配着各种类型的人类活动,而社会需求决定的人类活动正成为人类能力和偏好的表现。通识教育模式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基础,使个人发展符合其社会和职业活动的需求,为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文化发展做好准备。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研究”(19JDSZK07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