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期刊评价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2021年06月21日 09:4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21日第2190期 作者:江波 朱政敏

  随着国际上越来越重视对学术研究者科研绩效和成果的考核,期刊评价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领域。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首次提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即所谓的核心期刊效应,这个具有评价意义的“核心期刊”概念揭开了期刊评价的序幕。目前西方学术期刊评价主要依靠世界上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研究引文索引,基于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定律和加菲尔德文献引用定律,分别从论文质量的表征方式、量化指标的理论基础、对客体差异性的考虑三个量化评价角度,同时参考同行评议的目的、组织形式、专家遴选等质性方面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估。然而在具体的评估实践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某种困境,期刊评价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探索优化,进而在科学发展及其和社会的互动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期刊评价理念、方法与内容亟待创新

  随着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目前西方期刊评价方法与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对学者以及学术成果的考核需要。首先,在期刊评价理念方面存在“工具至上”现象。在期刊评价中,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应当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但现存的评价体系存在重工具导向而忽视目的导向的弊病。期刊评价的目的在于反映研究者真实的研究水平,积极引导学术工作者进行学术创新,最终促进学术人才、学术团队以及学术体系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一味地成为研究者追求学术绩效的“工具”,遮蔽学术期刊的自然生态,造成学术领域的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影响因子的应用已远远超出其最初的目的,政府根据研究机构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多少来决定基金资助的额度。在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学术研究者的奖金是由个人发表论文的数量来分配的,导致了学术领域的“工具至上”主义之风盛行。因此期刊评价体系的制定不仅要考虑手段方法的合目的性,还要体现评价本身的价值关怀。现有的期刊评价激励机制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形成高下竞争,逐渐成为个体之间的内耗而漠视了整体的学术氛围,这不仅无法发挥期刊评价应有的积极作用,还与共享、互助的学术精神背道而驰。

  其次,在评价方法方面出现难以平衡定量与定性评估法的问题。西方期刊评价现存的困境之一是难以有效地平衡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方法。定量的评价方法虽具有客观化、精确化、便捷化等优点,但由于它忽略了期刊评价中某些对象难以量化的品质和行为,在量与质不完全对应的情况下不易对评价结果做出恰如其分的反映,而且诸如影响因子等数据的背后可能存在人为操纵的手段。近年来,国际上流行利用发表大量引用本刊前两年文章的综述性论文的手段来提高影响因子的做法,这无疑拔高了学术成果的实际价值。国际上已于2014年发布了《莱顿宣言》,对“量化至上”的现象进行了纠正,得到了科研评价界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同。而定性评价则是利用同行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进行评审和比较的方法,该评价方法着重从质的方面把握某一事物的属性,因此容易受到个人价值观、知识结构等主观因素影响,导致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大且难以检验,在人情社会的潜规则下可能会出现专家行为异化的弊端。定性与定量两者不能有机结合无疑会影响评价的质量,很难评估出学术成果的真正价值,将单一的量化或质化评价方法应用到所有的领域会压缩学术研究的空间,违背了学术评估的宗旨,进而消解了学术研究成果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价值。

  最后,在评价内容方面存在指标体系考核的局限性及短期性难题。从横向的视野来看,现有的期刊评价没有遵循各个学科、门类自身的规律进行特定化、专业化的评价,未切实落实分门别类、多元评价和精准评价。在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中,不同的研究领域往往对应不同的成果形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理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西方基于计量方法的期刊评级,通常以权威期刊检索数据库为期刊源,通过定量指标的计算形成期刊评级。如JCR比较侧重期刊的影响因子,根据期刊刊载文献的被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确定期刊的排名,这种操作简易的指标评估方法无法消除学科与研究类型的差异性以及对交叉学科统计的不准确性。一味追求统一而漠视学科、门类之间的差异性,不仅导致学术期刊的同质化倾向,还阻碍了学科的健康发展。从纵向视野来看,这种“数据至上”的考核偏重研究成果的学术性价值,难以反映学术成果的经济性及社会性价值,忽视了学术研究为生产和经济服务创造的价值,以及对社会建设和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不论是理论性和基础性研究对重大学术前沿问题的导向性作用,还是应用性研究的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等,都难以通过短期的考量体现出来。

  探索更加开放、平衡、多元的期刊评价体系

  为了构建更加科学、开放、多元的期刊评价体系,急需对现有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进行改革,以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创新。其主要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重视团队绩效,加强学术成果的开放共享。期刊评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因其结果的非唯一性而导致学术期刊的评价需要一定的包容性。改善“工具至上”的风气首先必须平衡各指标体系,实现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平衡,采用多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估,定期审查并更新评价指标,使其符合学术和社会环境的需要。正如《莱顿宣言》所指出的,根据机构、团体或研究人员的研究任务衡量绩效,指标的选择及其使用方式应考虑到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没有一个单一的评价模型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评估者绝不能将决策权仅仅让位给数字。如果数据成为学术成果质量高低的指挥棒,那么学术研究终将失去人文温度与探索精神。当下的大数据技术为多元评价提供了广阔的数据基础,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共享与信息整合,搭建以读者、学者和业界同行为评价主体的基本架构,共享跨区域、跨学科的知识、人员和设备,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学术成果的开放共享,实现评价过程与结果公开、公平、公正的理想目标,回归对学术本真的追求。通过不同的视角反映学术发展、探寻学术规律、发现潜在创新点,让学术评价促进学术创新。

  第二,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平衡评价方法。面对复杂的期刊评价系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发挥定性定量的各自优势,达到全面、客观的效果。目前西方依然比较重视同行专家的意见,同行专家的定性评价可以科学把握学术成果的创新本质,全面评估新成果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结合定量评价可检验的量化数据客观地评价学术成果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克服了个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2012年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基于对科研评价问题的探讨形成了《旧金山宣言》,呼吁学术界停止使用期刊影响因子等计量指标来评价单个研究论文或学者个体的贡献,而是考虑采用更广泛的影响测度方法,包括对研究影响的定性指标,例如对政策和社会实践的影响。学术成果应当是质和量的统一,学术评价需要摒弃量化评价的简单化,构建定量定性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这样既能发挥同行专家的定性优势,又能发挥外部数据的定量优势,有助于开创学术评价新局面,回归学术期刊应有的功能。

  第三,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全面考量学术成果。构建科学的分类指标体系,对于不同的学科类别,尤其是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人文社会学科期刊相较于自然科学期刊更加注重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导向等学术方向,单纯依赖量化指标来衡量其质量高低容易忽视它的内在规律和社会功能,难以得出真正科学、公正的结果。西方SCI、Scopus等期刊评价体系虽在评价之初都对学科分类进行了划分,但仅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较小的区分,对待评价指标几乎是执行统一标准。因此需要赋予不同学术领域成果以灵活性的评价,摒弃一刀切的刚性做法。由于期刊的社会效益具有久远性、潜移默化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因而多元化的期刊评价不应当只局限于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还应该更加注重学术成果对该领域创造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社会影响。美国学者杰森·普里姆在2010年提出了用面向学术成果全面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替代传统的单纯依靠引文指标的定量科研评价体系,不仅涵盖了学术成果的学术影响力,还包括其社会影响力,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品牌价值评估及运营策略研究”(20BXW05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教育类期刊品牌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18YJA860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