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构建的着力点
2021年10月22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22日第2271期 作者:李吉品 包崇庆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的有机统一,对于提升人的审美素养、道德情操、人格修为、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当前,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补齐学校美育“短板”,构建科学系统的学校美育体系,已然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当务之急。

  澄明美育本真要义  彰显学校美育的中国特色

  廓清学校美育的意涵界域和核心特质,是构建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的先决条件。何谓“美育”?目前学界有两种认识:一是“狭义论”,认为美育是“艺术教育”;二是“广义论”,认为美育是“素质教育”抑或“情感教育”。马克思主义美学从人的类本质出发,指出“审美活动”是人的劳动实践的特殊方式,“审美需要”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和生命追寻,“审美关系”则是架构起人的“理性王国”和“感性王国”之间的桥梁,人最终要在“真善美”的统一中达至“自由王国”。美育是让教育对象在审美体验中感知并获得“真善美”的深层力量。

  立足于学校美育的时代诉求,可从“内在要义—实践特征—战略功能”三个维度,阐明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内涵逻辑与实践品格。具体而言:一是肇端于温润心灵的情感体验。长期以来,虽然人们对美育这一基本范畴的理解莫衷一是,但美育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以雅润行、塑造人格的教育实践活动,已基本达成共识。诚如蔡元培所言,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因而,构建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要立足于这一本质,从学生的群体特征和接受心理出发,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促使美育的实施策略和开展形式耦合学生的审美旨趣,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逻辑和价值逻辑,让新时代学校美育“曲高而和众”。

  二是根植于中国大地的审美实践。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构建要扎根中国大地、突出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气派。一方面,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传统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艺术载体,引导学生深刻领悟“礼乐教化”“中和之美”“格物致知”“美美与共”等传统美育精神,深切体认“境界”“风骨”“格调”“意象”“趣味”等传统美学范畴,于中华美育精神的传世之作中感知中华文化的意象之美、情感之美、境界之美,从而使学生获得心灵的触动、情感的解放、意义的追寻、生命的圆满。另一方面,深挖地方美育资源,借助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仪式等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学校美育品牌,使学生在亲切而熟悉的艺术文化语境中获得文化滋养与审美体验。

  三是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学校美育的价值坐标,美育之“美”与立德之“德”共同指向于所树之“人”,学校美育通过“美”来感召人、激励人、塑造人,实现“美育化德”和“以德润美”的双向统一,最终达成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因此,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构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旨归。一方面,将立德树人成效视为学校美育评价的第一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美育体系建设,以制度定型的方式框定学校美育工作的边界、规范美育工作者的行为尺度,使学校美育工作在“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多元多维、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树立“大美育观”,畅通校内美育和校外美育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学生在社会美育实践中感知“美的力量”和“善的真谛”;构建学校美育工作“大格局”,不能孤立而狭义地看待学校美育工作,既要注重学校多部门联袂开展美育工作,也要注重美育工作的现实保障和监督监管,促使学校美育工作在系统联动、主体合力中有序推进。

  深化美育课程改革  加强美育师资建设

  课程改革是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构建的中心环节,需要以系统化思维推进学校美育课程改革创新,在融合性语境的烛照下探寻学校美育课程改革的优化路径。

  设定“一体衔接”的课程目标。构建大中小幼相互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规律、思想实际,以审美教育为主体,以“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创造教育”为内核,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美育的课程目标,力求构建一个层次分明、梯度渐进、纵横衔接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按学段划分美育课程目标,则为: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的“审美意识开蒙期”,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美好心灵;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的“审美格调形塑期”,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艺术、勇于创新、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为学生的艺术特长学习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审美格调和审美趣味;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审美观念生成期”,应在“审美知识—审美体验—审美能力”等维度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观;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审美追求定型期”,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审美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在追求崇高审美意义的基础上“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打造“融合互嵌”的课程结构。学校美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厘清“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内在关联,实现“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的逻辑互构。一方面,在美育课程设计中充分发挥美育弥散、渗透、化育的濡润式特质,通过美术、音乐、书法、舞蹈、影视、戏剧等艺术课程,使学生体认课程中折射出的心灵美、语言美、科学美、礼乐美、行为美、秩序美、健康美、艺术美、勤劳美,实现以美启智、以美寓德、以美健体、以美促劳的融合效应。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各课程中蕴含的“美育因子”,寓审美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体的跨学科的融合性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使“高悬于空”的美学概念在多样课程中“落地生根”,让学生明确“美”既是“理想之境”也是“现实之需”。

  实施“主体交互”的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是检验课程质量的核心环节,美育课程以何种模式开展关系着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意义生成”。因此,学校美育课程教学要杜绝填鸭式的“大水漫灌”,而实现对话式的“精准滴灌”,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审美主体间性的形成,倡导构建特色美育课程教学模式,利用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前沿技术,搭建“交互—浸润”式美育课程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以达成“立美”的境界追寻,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实现“置身—知觉—体验—创生”的审美跃迁,在美育课程的情感涵养和审美照拂下提升人生境界,踏上求真、向善、寻美的生命之旅。

  美育教师是开展学校美育工作的关键力量,打通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梗阻,积极培育能够感染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思想、丰盈学生精神、触动学生灵魂的“美育之师”具有重要意义。一要优化师资结构,聚力解决“有人教”的问题。二要注重现实保障,聚力解决“愿意教”的问题。三要增强核心素养,聚力解决“能教好”的问题。以制度保障推进城乡、地域美育教师轮岗互换,实现“拉动—协同”的联袂效应,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激活社会美育力量,向中小学提供优质的美育教育教学服务,切实缓解美育师资困乏的问题。美育教师作为学生的灵魂之师,需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人格修养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能。要强化美育教师的专业技能,通过培训培养、交流学习、科学研究等手段,提升美育教师的艺术创造力和美育实践力,引导美育教师以“传世之作”和“精湛之艺”承载与表达中华美育精神的丰富意蕴和深刻内涵,把握学校美育特点和规律,在艺术创造、文化创生、心灵陶冶中,让学生得到道德优雅、人格完善、精神丰满,进而体悟“崇高之美”和“信仰之美”。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视知觉理论视域下中国儿童绘画教育研究”(20YJC88004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