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心任务看百年大党革命性锻造
2022年11月24日 09: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24日第2537期 作者:池步云 郑嘉瑀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指党的领导地位和治理方式,而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精神状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贯穿党的奋斗历程的主题和主线。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党必须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一次次变革,回答好“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只有永葆革命政党的斗争精神与青春朝气,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一个先进纯洁、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伟大工程汇聚革命洪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政治统治及其社会基础。这一时期,党的自我革命突出表现为克服党内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使党始终正确领导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等,坚持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以鲜明的战斗性和高度的原则性,建成初具规模的组织体系。国共合作扩大了革命的组织基础与社会基础,觉醒的民众在革命政党引领下汇成浩浩荡荡的大革命洪流。在革命进入低潮后,党为实现向土地革命战争的转变,以毛泽东在古田会议确立的思想建党原则为标志,有效解决了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农民党员,并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问题,成功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乡村的转变。

  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国内革命战争与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走向成熟,初具大党气象。毛泽东在1939年10月为《共产党人》刊物撰写的发刊词中,将党的建设称为一项“伟大的工程”。党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并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建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经过延安整风与党的七大,全党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之下。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取得节节胜利,党的组织规模不断壮大、执政区域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成长为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有铁的纪律、有严密组织系统和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此基础上,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改天换地的历史巨变。

  以赶考之姿投身艰辛探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转赴北平,毛泽东称此行为“进京赶考”。他认为共产党人进北平,继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革命的继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达成这一社会革命目标,党进行自我革命的主题是为执掌全国政权提供坚实政治保证和能力保障。

  成立之初的新中国,面临着巩固政权、建构认同、复苏经济、改造社会等重大任务。党领导人民沉着应对,新中国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与之相对应,党的自身建设一方面延续传统做法,如通过整党整风反对官僚腐败现象,开展维护党的团结的斗争;另一方面,针对国家大规模建设的需要,探索改革干部管理体制。从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后党协调推进治党与治国的探索卓有成效,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党的自我革命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事业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发展。党的八大以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为基础,认为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此后的探索虽然历经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的建设在此期间不乏有益探索,如坚持和倡导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之风;20世纪60年代提出建立干部交流制度等。事实证明,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与党的自我革命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改革创新引领开放繁荣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党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经由拨乱反正与真理标准大讨论得以重新确立。改革创新和制度引领推动党的自我革命重新出发。

  党的十二大提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命题。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党内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如设立顾问委员会、按照“四化”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调整各级领导班子等。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积极稳妥地规划了民族复兴的战略步骤。党的建设更为强调改革,更加依靠制度建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有了新的实现方式。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提高领导和执政水平,如何拒腐防变,严峻考验要求党的自我革命迎难而上,创新有为。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从我国发展新要求出发,一以贯之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时代内涵。党不断巩固阶级基础与扩大群众基础,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加强,反腐败斗争遏制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吹响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号角。党的自我革命牢牢把握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两大主题。党的建设蹄疾步稳,推动党的事业开新局、谋新篇。

  自我革命铸就千秋伟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不仅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且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并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作出的郑重宣言。平实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中国共产党铸就伟业、永立潮头的成功密码。之所以反复强调党“自身要硬”,是因为我国的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迎接内外挑战,去除党内痼疾,解决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消解民族复兴的障碍,都需要党以革命的气魄与行动,破除在初心使命、理想信念、能力水平、先进纯洁等方面阻碍社会革命推进的不良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上述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经过坚决斗争,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自我革命重大命题的提出,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课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努力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主动。勇于自我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忧患意识,体现出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了系统观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征途,一部党的创业奋斗史,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同时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永葆自身生机活力的历史。革命之志流淌于党的血脉之中,隽永绵长,革命豪情鼓舞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奋勇向前。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以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征程永远在路上。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探索历程研究(1921—1949)”(22CDJ0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