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22年11月21日 08: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21日总第2534期 作者:本报记者 朱羿

 中国文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国作家的创作视野与创作能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和发挥,文学的主题、题材、风格呈现多样化态势,在服务人民的实践路程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以“新文学”姿态登上中国文坛。

  实现“服务人民”伟大转向 

  在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的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逐步构建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与政策。11月13日,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主办的“百年党史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演进与经验”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学术年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转向与还原:当代文学的回顾与展望”等议题展开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表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需在百年党史的大背景、大格局中来考察与回顾。百年来,中国文学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逐步由民族文学、革命文学向人民文学演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文学以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为土壤,不仅继承发扬了我国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还借鉴吸收了世界文学潮流中的丰富营养,通过“文化改造”,中国文学实现了“服务人民”的伟大转向,开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其人民性、大众性特征进一步彰显。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看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和引导文学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文艺本质与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对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现实、文艺创作主体与客体、文艺的主旋律与多样化等问题的认识,确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价值导向。中国当代文学始终与国家进步、人民福祉共舞,产生了一批批具有时代感的精品力作。尤其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和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文艺、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

  迎来新时代创作热潮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人民精神需求的变化,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一些挑战。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俊表示,中国当代文学自20世纪90年代受到商品经济和商业意识形态的影响,文学的宏观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内部分化和整体性调整,跨文本、跨媒介的新文体问题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时代之问。鉴于文学史流变规律,以往相对单一且具有主流属性的文体更替周期率已被打破,注定了新时代中国文学必须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方向为视野,强化文学的本体功能回归。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教授贺邵俊认为,当下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相较于经验性写作,知识性写作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学观作为基石。因此,应加强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对话,使知识性写作与经验性写作在作家创作中相得益彰。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徐兆寿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正处于大变革中,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中国文学即将迎来一场新的“自我革命”和创作热潮。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罗章生表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大文学”与“纯文学”、“纪实”与“纪虚”,以及如何立足现实、回归“中国”本位等方面。因此,在学科创新方面,要建构纯文学、通俗文学与纪实文学“三足鼎立”的“大文学”体系;在学术创新方面,要建构“以人为本”与“经典发现”等研究体例;在话语创新方面,要建构“时代国体”与“真实情理融”标准等系列概念,努力构建中国文学“三大体系”。

  持续推出高质量文艺作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刘大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繁荣发展人民文艺事业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主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深入发展。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李继凯表示,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持续推出高质量文学艺术作品,是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题中之义。

  文学繁荣始终与文学批评紧密相连,文学批评为新时代文学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卓今称,文学批评和文学阐释要加强对文学作品文本的品鉴以及对作家本人、文学现象、思潮、流派的理论探索,尤其是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从而形成主流价值判断,更好地促进文学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