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浙学文脉的宋韵底蕴
2022年07月04日 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4日第2440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陈炼

  宋韵文化千百年来影响着浙江的经济、文化、艺术、生活以及城市建设。探讨宋韵文化与浙学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创新文化应用模式,意义重大。

  传承宋韵文化优秀遗存

  系统梳理浙江宋韵文化的传承脉络,挖掘其深厚底蕴,弘扬其精神品德,可为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丰富中华文化宝库作出更大贡献。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大学日前主办的“浙学论坛2022——宋韵与浙学:文化基因的新时代解码与传承”学术研讨会上,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郭华巍提出,我们要以文化研究工程为牵引,扎实推进“宋韵文化研究计划”,打造浙学研究新高地。同时,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协同构建宋韵文化形象,形成浙学传承新示范;要以文化自信为指引,统筹处理守正创新关系,构筑浙学传播新路径,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努力打造更多浙江新时代文化高地的标志性成果。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沈松勤表示,宋人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却善于内省,个性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和张扬,普遍形成了“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世界。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又往往“致广大而尽精微”。作为以经世为目的的哲学,宋代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汲取释、道两家精华,融合成体大思精的理学体系,是宋韵文化的核心与大脑。在这个“大脑”的指挥下,宋人的生活、宋代的文学艺术,均具有精细化特征。

  “韵”本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之一,而宋韵文化之“韵”则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既包括宋代辉煌的文学艺术之风韵,也涵盖宋代人格气象的神韵,更指向宋代时代精神的气韵。

  弘扬宋韵文化精神与文化形态,是不断激励浙江坚持守好“红色根脉”、当好“重要窗口”的重要方面。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党组成员王剑文表示,当前,推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仍面临挑战与难点。虽然宋韵文化资源丰富,但历史遗迹还有待整合;宋韵文化研究兴起,但研究深度有待加强;宋韵文化产业兴旺,但文旅体系有待融合。未来,我们可从深化宋韵文化阐释、加强宋韵文脉传承等方面着手。

  宋代士大夫是浙江宋韵文化的主体。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教授龚延明利用大数据分析法,讲解了创造宋韵文化的群体的特征与意义。他认为,宋代是科举繁荣昌盛的时代,在科举取士政策驱动下,教育、文化、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浙籍士大夫立足乡里、走向全国,在各领域创造了璀璨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浙江文化精神的基础。开展宋韵文化研究,要从乡邦人文历史中探寻,从历史中汲取充满文化自信的浙江宋韵文化人文理念。

  赓续宋韵文化当代传播

  建构数字人文平台,是传承和发展浙江宋韵历史遗产与文化遗存的有效方法。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包弼德表示,可借助文本数据、地理环境、人物活动等信息系统手段,从家族、交友、政治、文学等不同视角,全方位认识宋代浙江地方学术思想人物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中的地位及其思想特征,从而丰富浙学人物思想研究的内涵和外延。

  研究、传承并发扬宋韵文化,要认识到宋韵文化本身是多元、开放且包容的。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家齐提出,宋代与当时域外文化交流密切。在宋代,以日本学问僧为代表的域外交流团队,频繁赴宋进行文化、政治、艺术、宗教各领域的交流,多从浙江、福建等沿海登岸,在地缘上使浙江在当时域外文化交流方面得风气之先。这些域外人士留下的宝贵记录,颇有他山之石的意蕴。交流中所呈现的反映宋代浙江地域社会面貌、日常行政实态及地方政治与社会情境的内容,都为当代全方位审视浙江宋韵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

  传承浙江宋韵文化优秀遗存,不仅要关注其宏观形态,也要分析其传承至今的文化内涵与底蕴,特别是那些贴近当代民众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鲜活样本。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平田茂树表示,解析、阐明宋人生活的时间、空间、文化等各种现象,进而重塑宋代政治的诸般面相,是今后研究宋韵文化的一个新方向。

  宋学思想作为宋韵文化精神内核,在浙江孕育了著述宏富、异彩纷呈的洪流。韩国东国大学中文系教授朴永焕认为,如果以东亚地域的视角俯瞰浙江,从东亚思想地域传播的角度分析浙学,可以发现浙江是中国宝贵的思想热土,而先进思想的出现离不开宋代开放的经济社会环境。宋代诸如永嘉学派所提倡的事功之学等思想的出现,在包含多元性的基础上不断超越前人的主张,让浙江成为东亚思想的宝库。

  与会学者表示,传承与弘扬浙江宋韵文化优秀遗产,亟须打造现代元素的宋韵文化重要标识,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