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喜剧美学理论体系
2022年07月01日 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1日第243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孙美娟

  喜剧是美学的一大范畴,包括不同门类的艺术样式。喜剧与悲剧一样,都是美学的重要范畴。目前,喜剧美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同时也面临诸多新挑战。

  发展取得新突破

  中国最早引进和运用“喜剧”这一概念的学者是王国维。20世纪初,王国维在他的论文《〈红楼梦〉评论》中明确提出,《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由于受到传统美学重悲剧、轻喜剧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喜剧研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与特殊性,长期以来学界对喜剧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为进一步推进喜剧研究,1982年,以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原所长陈孝英为代表的十几位学人成立了“喜剧沙龙”,提出了“喜剧美学”这一新概念。

  40年来,中国喜剧美学研究团队先后出版了《喜剧美学论纲》《幽默的奥秘》《世界喜剧艺术概观》《中国喜剧美学》《中国现代喜剧文学史》等数十部学术专著及一批译著,创办了《喜剧世界》期刊,召开了十多届全国性、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开展了小品、脱口秀、漫画等喜剧艺术样式的实验和推广活动,形成了多个“喜剧美学重镇”。

  我国的喜剧美学研究展现亮色。延安大学文学院美学研究所所长魏久尧表示,喜剧美学工作者创立了喜剧美学新学科,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系统的喜剧美学学科体系,开辟了范畴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方向,将心理学、语言学以及修辞学方法综合运用于喜剧美学研究。在其学科体系中,目前已构建起幽默、讽刺、滑稽、机智、揶揄、怪诞、荒诞七个主要的喜剧美学分范畴,确立了独立的审美标准即“幽默意境”,基本的喜剧环节即制造悬念、着意渲染、出现反转、产生突变以及基本的喜剧类型即否定性、肯定性、“纯幽默”。然而,这些成绩并不能掩盖当前喜剧美学建设面临的诸多挑战。魏久尧认为,我国喜剧美学研究尚未跟上国内美学前进的步伐。

  在推动喜剧实践方面,中国喜剧美学不断发起并参与新的喜剧创作、表演、比赛形式以及传播方式的创新。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旭慧告诉记者,电视喜剧栏目《周末喜相逢》的问世,喜剧杂志《喜剧世界》的创刊,喜剧365网站的创建,喜剧社团(喜剧美学研究会等)的组建,“幽默书店”和资料馆的创办,尤其是从地方到全国各种层次各种级别的“喜剧小品电视表演赛”的创办与推广,还有新的喜剧形式“集邮幽默画”“情境演诵会”的创立等,都说明喜剧美学真正做到了喜剧理论指导喜剧实践、喜剧实践促进喜剧理论的良性循环。

  人们不能因上述喜剧现象而陶醉甚至产生错觉。谢旭慧认为,当前无论是喜剧创作还是喜剧审美,均出现了一些时代异变,比如喜剧观念混乱、审美趣味低俗、审美取向媚外等。以电视喜剧真人秀为例,一些喜剧真人秀在内容上肤浅化、扁平化、庸俗化,在形式上存在以技术取代艺术、为形式而形式的倾向。与此同时,电视媒介节目样态雷同化,“短平快”的节目赛制和播出周期导致整个喜剧市场严重透支。

  找到学科建设新出路

  中国喜剧美学面对各方面的挑战,该走向何方?

  喜剧美学需要不断提高应对现实需要的能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苏晖表示,喜剧美学本身具有跨学科特性,这使其有条件利用广泛的理论和艺术资源,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将美学、文学、艺术学与心理学、语言学、伦理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喜剧创作和喜剧美学研究的新突破。比如,将喜剧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就是一个值得拓展的重要领域。传统喜剧家及理论家历来十分重视喜剧的伦理教诲价值与社会批判意义,认为喜剧是通过嘲笑、揭露社会的假恶丑现象,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从而发挥其道德教育与陶冶情操的作用。

  未来,中国喜剧美学只有沿着形而上的哲学方向和喜剧美学自身建设的学科化与科学化路线,才能获得长足发展。魏久尧提出,从形而上的哲学方向来看,要开辟哲学方法多元化的新视野。在喜剧美学自身建设的学科化与科学化路线上,要坚持范畴美学的研究方向,把喜剧作为美的最高范畴和逻辑起点,回溯美的其他范畴,以历史还原主义方法重建美学理论新体系。

  陈孝英为喜剧美学的第二次“不惑之旅”绘制了一幅“新蓝图”。他提出,喜剧美学应全面加强学科的本体建设,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努力完善学术体系,从“雏形”逐步成长为一门独立的范畴美学新学科。一方面,要组织全国研究队伍,编写出一部喜剧美学统编教材,使这一学科在更为广泛、更高层次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传播。另一方面,要全面启动“喜剧美学史”系列工程的编纂和翻译。组织喜剧美学方面的专家,在全国范围搜集和“抢救”史料,编纂出一部包含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的“中国喜剧美学学科史”,以及配套的编年史、史话等,并组织多语种、高水平的翻译队伍,将其译成外语推向世界。

  新时代,中国的喜剧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也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