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的现代化理论研究
2021年06月02日 08: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2日第2178期 作者:张娓 王峰

  本报讯 (记者张娓 通讯员王峰)5月28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工作推进会、第十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基本经验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涂清云表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理论研讨会的举办将有助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高校将持续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党史党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和学科的优势,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淼谈到,回顾过去的发展历史,中国之所以能够从落后贫困的状态找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并取得彪炳史册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和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

  从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学习理解“四史”,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作出的贡献和积极探索。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提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初期起,就自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在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与时俱进地发展、完善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自觉。同时,中国共产党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觉转化为党的理论自觉,在深刻认识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国情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奠定了中国取得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理论基础。

  会议由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宗悦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