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学界热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2021年03月10日 08: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10日第2122期 作者:本报记者 钟哲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各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这份纲要草案不仅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还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擘画了中国发展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围绕这一宏伟蓝图中的新目标、新提法、新部署,本报记者采访了学术界的代表委员。

  “新四化”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从发展目标、创新动力、产业体系,到社会文明程度、自然环境,再到国民素质、民生福祉、国防建设……纲要草案用19篇65章的篇幅,规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重要步骤,展现了我国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上将要发生的变革。未来5年,乃至15年,我们的生活将要发生的变化仿佛都浮现在眼前。这令代表委员们备受鼓舞。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周弘表示,循着这个发展蓝图,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将在我们这代人的手里得以基本实现,这令人倍感振奋。

  纲要草案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认为,此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指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可以称为“新四化”。“新四化”重点是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和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的。

  为应对不确定性预留空间

  2020年,中国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十四五”经济发展指标备受瞩目。纲要草案设置了20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个方面体现了规划的重点和导向。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兆安表示,纲要草案未给接下来的5年设定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预期性指标,而是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这是很大的亮点之一。“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都设定了具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指标,此次调整能为应对不确定性预留一定空间,体现了实事求是、负责任的态度。与预期性指标相对,纲要草案还设置了8个约束性指标,其中7个指标集中在“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方面。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这两个约束性指标首次被列入五年规划主要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纲要草案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告诉记者,在国家的科技发展中,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周弘表示,纲要草案突出了让创新成为新发展的驱动力。新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将成为应对百年变局的重要能力,将带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纲要草案从强化基础、创新平台、加大投入、促进研发等方面,全方位地规划了创新发展,引领从产业到消费再到治理的全链条系统性发展。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新发展目标。与过去相较,纲要草案在创新发展方面出现了很多新导向。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告诉记者,从强调技术引进转向强调自主创新,从强调科学技术生产力标准转向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从强调政府投入转向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这些新导向可以保障我国从目前的“创新型国家行列”迈入2035年的“创新型国家前列”。

  创新驱动离不开数字化发展。张兆安表示,纲要草案把“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独立成篇,并通过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等系列举措,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和部署。

  满足人民生态环境审美需要

  由于生态环境存在“阈值”限制,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纲要草案提出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系列举措。“这些举措将继续推动我国经济从废弃物高排放的黑色经济转向绿色经济,从资源高消耗的线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沈满洪表示,这将满足人民生态环境审美等高层次需要,为我国2035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保障。

  绿色发展规划体现了贯穿纲要草案的系统性思想。周弘提到,纲要草案不仅描绘了美丽中国的愿景,而且从政策治理、科学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阳举表示,“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人类认识的伟大进步,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更能标示出人类文明的整体转折升级。中国倡导和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需要伟大的气魄和能力。纲要草案中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出中国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愿景。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纲要草案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纲要草案还部署了“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丰富乡村经济业态”等系列举措。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表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从必要性看,2020年我国近40%的人口在乡村,但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到8%。只有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获得与城市人口相当的收入水平。就现实可行性而言,我国目前发展阶段拥有独特优势。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农业物产、乡土文化及农村地域风貌差异明显、特色鲜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在特色产品生产、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方面大有可为。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规模巨大,消费需求强大,正在发生的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给乡村特色产品、旅游产品以及文化休闲养老等服务产业带来了更大的消费增量。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建议,要重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政策的有效衔接。要重视制定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城乡融合发展规划、路线图和区域性衔接方案,注重差异化发展,引导农民有序城镇化。要以更大的勇气、更强的力度、更系统的设计推进全面改革,通过系统改革破解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和发展格局。

  以人民为中心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这份纲要草案的主题。谢阳举表示,纲要草案坚持以文明为主线,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份指引与促进中华民族走向未来、走向文明的纲要。

  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沈满洪表示,纲要草案尤为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这主要体现为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能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从“先富带后富”走向“共同富裕”。

  此外,纲要草案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亮点纷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张星星表示,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发展历史等原因,不同区域之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把推进协调发展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先后制定和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举措,取得积极进展。“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将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来自高校的全国人大代表,杨松特别注意到,过去,教育往往被放在关于保障民生的内容中,此次纲要草案专门把教育放在“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篇中,将教育提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依托和举措,这是教育理念、教育定位和教育战略谋划方面的巨大进步。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