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四史”教育进课堂
2020年06月08日 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8日第194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为更好地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讨会”近日在上海举行。

  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经历了发轫初创、曲折发展、改革探索、深化创新四个阶段,取得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曹景文介绍,这些经验包括:坚持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强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坚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等。他认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更好、更优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必须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时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史”教育进课堂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化。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鹏认为,教师在讲授“四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历史方法论以及唯物史观的关键要点,在历史中找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再运用规律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另外,历史是不断延伸的,学好“四史”的关键是让学生以史为鉴,练就过硬本领,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史”教育应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张卫刚建议,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讲好历史故事;明确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在三观方面有所提升;建立系统的“四史”教育体系,让青年学子能够进一步掌握人生方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把握好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史以及新中国史的基础上,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伟大成就的艰辛,是“四史”教育的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福进认为,“四史”融汇了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史”教育要突出建党精神。通过“四史”教育和学习,可以让教师教学相长,让青年学子胸怀大局、着眼大事。

  学习“四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在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看来,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四史”学习可以进一步树立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高校在思政课教学中应把历史与理论、现实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启示,从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勇气。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光寿表示,大力加强“四史”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四史”领域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乱象开展批判,追根溯源、正本清源,教育引导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已成为维护当前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政治稳定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

  在“四史”教育中,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十分重要。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巍表示,我们需要从“四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只有以史为鉴方能继往开来。《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认为,在全球化时代,高校在做好“四史”教育的同时,也应关注中国为全球文明提供了哪些新方案,将中国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结合起来。

  会议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协作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党精神研究中心承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