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演进中把握国家治理逻辑
2019年12月06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6日第183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夏立 张译心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应立足于新中国的历史实践来理解并把握新中国70年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

  立足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基本追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新中国的现代化蓝图日渐丰满。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能够持续推动我国的进步发展,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界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研究阐释好新中国70年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经验、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历史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上海市社联副主席解超表示,学术界应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共同研讨新中国70年国家治理的历史演进,致力于打造中国国家治理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中国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对于理论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认为,中国奇迹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实践,必须要用中国道路来解释中国奇迹。中国理论的生长点、发源地植根于中国道路当中。解释中国奇迹的话语权,应该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要围绕着中国话语构建来理解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方案。为此,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理论中的中国、学术中的中国、思想中的中国、文化中的中国。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美东看来,我们应当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角度考察新中国70年的伟大成就,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新中国7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从国际共运历史发展的角度审视新中国70年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大历史视角下看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国家的独立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中国毫无疑问是后发现代化国家里面到目前为止发展最快的、成就最大的。

  上海市社联副主席李琪表示,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开阔的视野和新颖的角度,打开了学术界研究新中国70年伟大历程的研究思路,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场景。我们不仅可以从理性思维的角度,而且可以从运作模式的角度来看新中国国家治理70年的历史演进。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4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科学的治理体系,特别是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面向未来深入推进治理现代化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郭道久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的发展理念不断进步,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管理技术不断提升,治理手段不断创新,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已由增加供给向同步提高质量转变,这就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更加注重服务的精细化。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表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特别是离不开领导者、执政者的能力提升。而人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科学思维能力的养成。科学思维涵盖了六个方面,即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刘贞晔认为,国家崛起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主导因素。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