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探索开发区发展新模式
2019年12月02日 08: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日第1827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会议现场 吴楠/摄

  如何适应、预判和把控全球城市创新发展的方向、模式和路径,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是全球城市共同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近日,开发区转型与城市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0余个国家的300余位代表分享了各自国家在城市创新发展、开发区转型方面的经验,以期通过国际合作、相互借鉴,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和经济转型

  中国的工业园区种类众多,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南南工业合作中心主任郭力表示,这些工业园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合国人居署高级人居官员克劳德·阿尔伯特·梅切·恩戈姆西表示,非洲国家城镇化面临着制造业相对滞后、城镇化与工业化脱节等挑战。埃塞俄比亚、卢旺达等非洲国家应向中国学习,不断深化中非合作,通过建立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举措,加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系,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和经济转型。

  埃及开罗大学工程学院教授莫森·M. 阿伯利纳加介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案例。他谈到,荷兰鹿特丹市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城市建设方案或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共同实施“快乐街道”实验,共同参与城市地下水净化。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则将生活服务引入园区,既满足了园区工作人员的衣食住行需求,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中国的工业园区在绿色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等。郭力总结了我国绿色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经验,即坚持规划引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生态工业链延伸和链网构建,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污染物减量;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不盲目攀比。

  兼顾“向外”与“向内”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的空间承载地,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最活跃的城市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过去低密度、低强度的开发区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急需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兴平认为,开发区未来转型发展需兼顾“向外”与“向内”。一方面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在与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与城市创新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园区功能。过去,开发区的发展更多依靠的是相对低端的生产要素,新的发展路径则将人作为核心要素。

  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表示,开发区通过产业开发聚集资本和劳动力,再通过产业集聚产生规模效应,极大提高了投入产出效率。事实证明,这是成功的发展模式。但是,当前开发区面临新的环境,转型发展非常必要。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将是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园区是工业企业的重要载体,城市是园区的重要载体。“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是必经之路。因此,城市创新发展和园区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郭力认为,中国工业园区应当由追求“规模与速度”向注重“质量与效益”转变,由“政策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瞄准“单一目标”向产生“综合效应(多目标)”转变。

  此次会议由东南大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