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2019年11月29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9日总第182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潘玥斐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印发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力指导。

  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正当其时,意义深远。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康秀云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此时,越要保持清醒定力,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仍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越是此时,越要保持自尊自信,认识到多种思潮涌现之于人民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强大冲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优越性,以爱国主义精神厚植人民的家国情怀,不断加强思想武装与价值引领。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宇文利认为,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显著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的持续创新,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都呼唤人们对新时代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有正确而科学的认识,呼唤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自身也有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革不断更新和强化的必要性。这是爱国主义内在的本质要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动力和活力之源。

  新时代呈现诸多新特征

  爱国主义教育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时,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在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国亮看来,新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富有时代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等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二是主题更加明朗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三是突出重点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突出重点,聚焦于青少年。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代主题结合得更为紧密,与社会发展契合得更加深入,与思想变革融合得更加透彻。”宇文利表示,总体来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可喜变化和巨大成就,更加增强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爱国主义教育获得了强大的认同基础和实践支持。二是随着中国更大程度上融入国际社会和世界发展进程,爱国主义教育受到的国际环境影响更为显著,对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进行平衡与结合的要求更为强烈。三是爱国主义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目标与过程、方法与效果上,都呈现出具有时代性的多维互洽的特征。

  康秀云认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彰显时代性、在教育对象上具有针对性、在教育理念上体现开放性。康秀云提出,首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强调了中国梦对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理论内涵的深化、价值引领的实现和实践向度的规约。其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充分体现群众性的全民教育,但聚焦青少年,并将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强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此外,如何引导人们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如何激励广大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应对面临的共同挑战,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妥善回应的重要命题。

  爱国主义是鲜活的

  未来如何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康秀云表示,要坚持目标导向,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理性爱国者,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家认同;要坚持问题导向,面对不同对象群体做到“对症下药”,面对形势变化做到求真务实,以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潜隐性教育手段营造教育情境;要坚持效果导向,认识到爱国主义从来都是鲜活的、具体的,每个人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方式也是日常的、自然的,不断在具象化、细微处下功夫,实现虚功实做、久久为功。

  结合新时代的要求,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目标和任务十分重要。宇文利表示,要努力充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素材与理论内容,整合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全域全局资源,精细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过程,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最大实效。

  徐国亮认为,要重视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弘扬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忠诚老实、公道正派的优秀品格。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推进爱国主义网络内容建设,广泛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容建设,着力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组织重大纪念活动,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依托自然人文景观,特别是红色旅游景区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开展教育,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人文景观之中。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