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中国“新文科”建设
2019年11月29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9日总第182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建国 夏立

  “科技人文”研究成为推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日前,“首届科技人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四十周年高端论坛”在沪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就科技时代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展开探讨。

  促进人文与科技融合

  科技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张江认为,人文和科技的融合是新文科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方向。科学的本质是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科学精神就是依照理性要求,去认识和总结事物的规律,进而按照基本的逻辑规则来梳理思想、展开表达。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阐释和诠释,特别是人文研究的科学精神总体而言还比较缺乏。因此,人文学科要有前途、要有生命、要有希望,首先要求人文学科的学者要学习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而不能任意地凭直觉、冲动和感受进行阐释和表达。当然,在科技大爆发的时代,自然科学如果不吸收一些或者说不融合一些人文精神,不能在人文精神之光的照耀下发展,也会有很强的局限性。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表示,上海交通大学是一所传统的理工科学校,近年来文科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上海交通大学的文科建设特别强调交叉与融合,强调利用自身具有的理工科优势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这种交叉融合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新文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彭青龙表示,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颠覆了人类的认知。但是,有些科技研究的成果存在违反道德和伦理的风险。对此,全世界的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携手共建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守住人类的伦理底线。

  坚守人文学科本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表示,人文和文学具有永恒的生命,人类的艺术创造能力会永存。虽然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但有很多人文维度的东西仍无法被替代。此外,技术发展反而给传统人文社科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在全球范围内,数字人文学科已经得到了一定发展,用大数据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景式的研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吉林大学教授张福贵表示,所谓的“新文科”,不是简单地设立一些新的文科,而是要在原有文科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行跨学科建设。现在的新文科或科技人文,其实更多的是以科技为主体,以人文为附加。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与定位传统文科的本质属性,以及文科对于社会和其他学科的功能,而后再去寻找可能促使文科发生新变革的新技术。

  四川大学教授曹顺庆认为,要做好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文明的价值,树立文化自信。这应该作为“新文科”体系建构的一个重要基础。

  加强新文科的创新性

  新文科建设的初衷是推动学术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武宝瑞表示,学科创新的关键问题是其能够站在已知和未知的边界上创造出真正的新知识。人文社会科学走向创新,应当为人类创造真正的原创性知识。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表示,“新文科”的提出,并不是要与传统的文科对立,而是要对传统文科加以整合。新文科主要是打破专业壁垒,打破学科障碍,使人获得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有更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更深厚的学术积累。

  彭青龙表示,中国的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应该紧紧抓住第四次科技浪潮赋予中国的历史机遇,主动承担起建设科技人文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使命,为全球科技人文领域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与人文国际理事会等单位共同举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