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讨论厘清社会学话语权建设要点
2019年11月06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6日总第1809期 作者:冯耀云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以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后,社会学领域掀起了如何构建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大讨论。其中,围绕本土化议题展开的进一步讨论,不仅明晰了社会学发展现状,也为中国社会学话语权建设厘清了发展要点。

  本土研究现状引发讨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本土化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的有效路径。他们接续吴文藻、费孝通等前辈的研究,认为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需要在“文化自觉”“理论自觉”的前提下,做好中国社会的研究,找回学术主体地位,扩大社会学的国际话语权。例如,边燕杰认为需要将本土知识国际概念化,周飞舟称本土的概念应该与中国漫长的学术研究传统相对接,赵鼎新以社会学美国化为例提出中国社会学需要本体创新、范式创新并提出范式创新的四个原则。

  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界讨论的社会学本土化是一个伪问题。伪问题不是假问题,而是指没有意义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知识体系的社会学并无中西之分,它不否认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以,研究者不能挟“本土化”之名而忽视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规范性。例如,谢宇发现国内社会学研究的议题仅关注中国社会,研究窄化、同质,在应用上不能很好契合中国社会,所以提倡规范性研究,从跨国比较的视野来研究中国;王宁也认为“食洋不化”和“食土不化”的根源不是本土化的问题,而是知识创新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设计好的制度来解决。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需要超越西方化和本土化,应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例如,洪大用认为中国社会学从最初的补课阶段,历经反思自觉阶段,目前正处在实践提升的新时代,需要从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等多个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张翼和李友梅也强调,中国社会学需要国际化,需要从“地方”走向“世界”,与世界分享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综上,本土化真问题论、伪问题论及超越论各有其理,但实际上都源于对中国社会学研究现状的不满。本土化真问题论在试图解决简单移植、生搬硬套西方理论的问题时又产生新的问题,如附加太多的民族情感、地方性知识的特殊化而无视研究的规范性。可以肯定,这不是多数本土化主导者的本意,但却成为本土化伪问题论批评的要害:既然社会学也重视特殊性的研究,再反复强调所谓的“本土化”,其意义趋“伪”。而超越论和本土化真问题论都强调本土创新,形成中国风格,扩大中国社会学国际学术话语的影响力,但是超越论更强调学科国际化、体系化工程建设。

  综观三种论点,其学术目标取向都是建设更好的中国社会学,只是方式和路径有所差异,从学理上来看背后隐藏的是社会学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研究者价值关怀与价值中立等矛盾。如果要解决此类矛盾,提升中国社会学的学术影响力,亟须研究者回归社会学本身来进行讨论。

  话语权建设关键在有效传播

  自社会学创建以来,关乎人类命运、以全人类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社会规律,是社会学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社会学成为主流的关键,这也是中国社会学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路径。

  首先,社会学的创建是以人类社会为观照对象、以发现社会规律为理论旨趣的。面对风起云涌的19世纪,一生历经七个国家政权的孔德,旨在追求社会的秩序与进步。他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现代社会属于实证阶段,因此需要用实证的理念和方法静观整个人类社会、发现社会的规律。其科学性、中立性和客观性原则为社会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基调。迪尔凯姆继承和践行了孔德的实证研究理论,不仅提出用一个社会事实解释另一个社会事实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而且以欧洲自杀的统计数据探讨了社会整合与社会越轨的关系。同样,马克斯·韦伯所关注的科层制、新教伦理、权威类型等,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理论解释,进而担忧现代人类社会的命运。总之,社会学之所以得到认可和发扬光大,与社会学家为整个人类社会着想的学术使命和追求具有强解释力的理论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其次,社会学的传承者们只有把其研究的“特殊性”上升到“普遍性”,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纵观社会学史上知名的社会学家,他们要么通过传承创始人的使命和理论视野而成名,如帕森斯创建了能够解释有机体、人类社会到宇宙的超级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布尔迪厄关注“世界的苦难”,吉登斯以结构化理论探讨现代性的诸多问题;要么通过以研究某一区域或某一国家的“特殊性”议题为起点并上升抽象到国际社会学界关注的“普遍性”问题而脱颖而出,如米尔斯创造性地研究美国的劳工、白领和精英阶层,引发了国际学界的广泛讨论和跨国研究。

  最后,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社会学家研究成果有效传播的通行证。社会学自创立以来就以科学性立命,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实证方法追求研究的中立性、客观性、准确性。虽然研究者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全实现理想中的科学性、规范性研究,但如果研究者违背以上原则,其研究成果或行之不远,或广为诟病。同时,国际社会学的学术共同体以此原则来衡量每个社会学家的研究,因此没有科学规范的研究,就没有学术话语权。

  加强社会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通过以上论述得知,某些社会学家能够产生国际影响力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科学规范研究基础上,关注整体人类社会具有共性的议题,并创造了具有广泛解释力的理论知识。所以,在此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从社会学自身来看,首先要做到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避免价值、情感的过度涉入,为社会学研究去伪存真,也就是本土化伪命题论学者所批评“伪”的部分。

  其次,在研究旨趣上,要“以人类社会为对象,以世界各国为田野”,提升理论研究的世界意义,避免过度强调理论的局部特殊性。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需要把全人类作为观照对象,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视野从国内拓展到国外,可做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现实与理论问题研究,也可以做国别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社会学的本土化是强调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落地性、特殊性的过程,但这并不能提升中国社会学的国际影响力;相比之下,将对本土特殊性的研究转化成国际学术界接受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成果(如本土概念国际化、研究范式的创新)才会有实质作用。主动关注世界,才会被世界关注,同时也能为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学科知识的支持。

  最后,在研究内容上,学者应摆脱以往关注议题的狭窄、同质,即“社会学想象力”所及之处都可作为研究的议题。从社会学发展趋势来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生态是学术繁荣的基础,因此其研究的议题应越来越丰富、多元、细化。所以,面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建设,不宜死板地刻意突出某一域某一时的研究,而需要我们深挖古今中外全部人类的思想资源,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建立“联系”,实现视角之间的“穿梭”和“转换”,创造人类社会发展能共享的学术成果。这样,才有希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所具有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学术风格。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8QT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