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是交流变异的结果
2019年08月02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2日第1748期 作者:记者李永杰

  本报深圳8月1日电 (记者李永杰)7月25—29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深圳大学共同主办的“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执委会会议暨国际比较文学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围绕“比较文学与数字人文的兴起”“世界文学与中国”等议题展开,呈现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新成果,探讨了国际比较文学的发展与未来。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宁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译成多种世界语言,中国当代文学已成为世界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及翻译讲座教授张隆溪表示,就中西比较文学研究而言,重在揭示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契合点,并以此建立起比较研究的合理性。如果研究缺乏文本证据,一味在抽象的概念之间打转,用一些晦涩的概念术语来故弄玄虚,就会显得空洞和牵强,令人怀疑比较文学的价值。

  欧洲科学与艺术院外籍院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曹顺庆提出,今天的世界文学本质上已经包含民族文学间的交流和变异。世界文学经典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接受了他者的影响,也影响了他者。可以说,世界文学经典实则是各国文学交流变异的结果。没有文学交流的变异,就没有世界文学经典的形成。

  当代世界,一方面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累积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丰裕供养;另一方面“文明病”症状也日益凸显。对此,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提出,在以文明整体观为认知框架下,要对不同的文明体系、文明阶段、文明形态和文明思想等要素进行贯通参照,求同存异,集合优质要素,从而构建人类文明新体系。在尊重文明差异化的前提下,要努力消融不同文明间的精神藩篱和相互抵牾,寻求最大文明公约数,建构使全人类共同受益的文明体系。在他看来,人们应当超越既有文明体系,尤其是思想体系的惯性制约、盲目模仿和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沟通和互鉴全人类的思想智慧,发现、融汇和建立相通性的认知思维,以此作为人类共同应对危机、指引未来的思想理念。

  欧洲科学院院士西奥·德汉与来自瑞典、美国、中国的学者合作编写了《文学:一部世界史》。他认为,以往西方编写的世界文学史绝大多数都是以欧洲为中心,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只是附加性质的介绍。但在《文学:一部世界史》中,有意识地避免西方中心或欧洲中心,在介绍欧洲文学时,着力描述欧洲文学作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集。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晓红表示,比较文学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包容性和跨越性,而跨越性正是中国文化的品质和担当。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比较文学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