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飞向更广阔的学术天地
2019年05月31日 08: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31日1704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五月末,高校研究生论文答辩季已进入尾声,有人遭遇了“黑色的五月”,有人则收获了“幸福的五月”,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大多数博士而言,能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既为自己多年求学生涯画上完美的休止符,也意味着拿到了未来进入学术界的“入场券”。

  博士生活:“痛苦并快乐着”

  接受采访时,26岁的年轻博士罗星已通过答辩,并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三年中央党校硕士、三年清华大学博士一路读下来,再到顺利签约某高校教职,罗星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学术事业的准备阶段,成为了学术界的生力军。

  罗星如此顺利的求学历程,是很多准博士的理想范本。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预计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165296人,实际毕业博士研究生人数为56451人,未正常毕业率为65.85%。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告诉记者,他所在高校近年来博士生平均正常毕业率仅为30%左右。“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期毕业的博士”已经被默认为常态。尽管教育部对于学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没有统一规定,各大院校一般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限定,“但对大多数学校而言,9年就是极限了,超过这个期限,学校会进行劝退”。某高校受访教授介绍说。

  对于已经48岁的在读博士生乔傲龙来说,今年还有最后一次答辩机会。“我2009年入学,可能是山西大学历史上在读时间最长的博士研究生。”乔傲龙坦言,十年期间他曾不止一次想要放弃,还好最后坚持下来了。

  博士毕业何以困难重重?乔傲龙告诉记者,30万字的论文于他而言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其实对绝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研究生来说,完成论文都是一项艰巨工程。这其中有夜不能寐,有一波三折,特别是在校最后一年还面临着论文写作和求职的双重压力。在外人看来“全程开挂”的罗星,其实也曾一度陷入焦虑之中。

  经过百转千回的确定选题、构思框架、寻找材料、阅读文献、分析文本、理论提升、反复修改,直到最终完成论文,依然不能高枕无忧。即将从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的博士生郭清杰说,比较焦虑的是论文进入盲审阶段,尤其是今年因为一些不期然的事情,让这一届毕业生倍感压力。当然,这个压力也促使这一届博士研究生更加认真地对待博士论文。最终,郭清杰的论文以优异成绩通过了盲审。

  近年来,多次担任论文外审专家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王承略介绍说,现在很多高校都加入了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2年筹建的“学位论文送审平台”。博士学位论文一般要经过三位外审专家的“盲审”,评审专家会根据论文质量给予等级评定。王承略说,今年他审了6篇来自其他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其中有一篇被判为“不合格”。事实上,评审专家对送来的外审文章都非常慎重。一位担任今年某高校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的教授感慨道:“当评委并不容易,从严要求怕出意外,不从严要求怕出事故。”

  然而,即便攻克学位论文大关的博士研究生也未必能全身而退。除了学位论文,根据山西大学要求,博士必须发表三篇论文才能毕业,对于在校生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乔傲龙坦言,压力也伴随着惊喜。他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在《抗日战争研究》上,那是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署名出现在学术杂志上,为此他还专门与朋友庆祝了一下。

  埋首学术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术之外,还面临着来自生活的压力。郭清杰说,读博前,自己在绘画创作领域已经小有名气,从熟悉的创作领域转向科研,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每次放假回家,他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一些从前的伙伴都儿女绕膝,房车齐备,这让他常常感到失落。但这种念头经常只是一闪而过,对学术的追求还是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钻研学术。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邓新星延期一年后终于要毕业了。博士期间,他经历了妻子怀孕和女儿出生,既要照顾妻女,又要忙于撰写毕业论文,这让他倍感焦虑。但是,邓新星说,正是因为女儿的出生,给他在艰难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增添了动力。

  导师支招:博士论文贵在创新

  导师不仅是博士研究生求学期间的引路人,甚至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学术道路。

  王承略从教以来,已经招收了15届30位博士生。在他看来,博士的培养属于精英教育,动用了大量资源。因此,培养目的一定要明确,就是要为科学研究、学术研究造就人才。至于其他功利性的目的,不应支持和考虑。

  对于某些人只为“拿学位”而读博的现象,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宇明认为,读博拿学位无可厚非,但应该有更高的学术追求。在李宇明已经毕业的学生中,那些成为同龄学人中的佼佼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种学术驱动力,能够把学术作为信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同的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各有不同。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尚文华在毕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发表了多篇重要期刊文章,他觉得自己一直受益于博士期间导师对其读书习惯的培养。尚文华说,每个学期,导师都会根据他们的学术兴趣,组织针对某一本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班。他们边研读,边讨论,边写笔记,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整整一个学期,几乎每个人都会写出一篇不错的小论文。

  无独有偶,李宇明培养学生的方式也是组织平等的学术共同体。导师重在“导”,而非“教”。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李宇明很少用传统讲授的方式“上课”,多数时候是与学生共同进行学术讨论。他认为,这种培养方式更能发挥学生的开放性和自主性。

  在谈到如何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博士论文时,李宇明说,一篇好的博士论文,首先要提出一个或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提出问题后,要看他解决的问题是否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推进。这个推进,可以是理论上的,可以是方法上的,也可以是材料上的。但最为李宇明看重的是文章体现的创造力。但他也表示,对于一些有灵性和创造力的文章而言,现今的答辩制度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面对答辩会上如临大敌的研究生,作为答辩委员的李宇明表示,自己提的问题属于“N+1”的水平。他说:“我既不会提‘N=0’的送分问题,也不提‘N+2’的问题,那样会难倒学生,或者只是炫耀自己的水平。我认为,应当通过提问,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这样的提问对他们之后的研究也会有所帮助。”

  对于压在博士生身上的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硬性要求,李宇明也提倡在读期间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联的文章。有已经发表的成果作支撑,博士论文会更加厚重。他还强调,不应将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能否毕业挂钩,论文的质量应该是唯一的标准。用外在的标准来管理思想创造活动,并不科学。

  不少导师和博士研究生之间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所承受的压力。王承略提出,对于培养单位来说,要关心博士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尽量提高博士生的待遇。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