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演化经济学进入本土创新阶段
2019年05月31日 08: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31日1704期 作者:记者 武勇

  本报广州5月29日电 (记者 武勇)5月18—19日,由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秘书处、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第11届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在广州召开。与会学者围绕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经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虎涛认为,演化经济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哲学渊源。20世纪下半叶,复杂性科学取得进展,非均衡、非线性的动态系统特征成为各类学科共同体新的认识论基础。在经济学方面必须重视“思想”和“生成”的作用,关注作为生产者的人类在知识扩展背景下的无限潜能。与此同时,对现实经济现象解释力的匮乏,加速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和演化经济学的发展。

  凡勃伦传统的“制度与演化经济学”和熊彼特传统的“新熊彼特学派”是当代演化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两大阵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凯南提出,当前,主流经济学的均衡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基于复杂系统的演化分析日益被重视。演化经济学从早先熊彼特主义强调技术创新和扩散,转向对制度生成和演变的分析,更加重视对技术与制度共同演化的分析。

  杨虎涛告诉记者,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年会对演化经济学的新融合提出构想。这其中包括:强调制度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必要性,强调主体行为倾向的形成需要通过进化论得到解释,强调模块化概念,构建以行为选择、普遍达尔文主义、多层级选择理论为核心内容的基本框架。在杨虎涛看来,这体现了当代演化经济学者将经济学打造成凡勃伦“演化的科学”的努力。杨虎涛认为,当前,演化经济学最大的问题在于,其理论比较欠缺系统性,从学术发展的历程看,演化经济学由于其本身的思想来源和研究领域都较为多样化,因此比较难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那样的框架体系。如果在对某一个领域或者问题进行分析时,演化经济学具有自己独有的、从微观到宏观的解释能力,那么就可以说,演化经济学是一套相当有价值的理论。

  在中国,从2008年召开第一届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开始,演化经济学年会至今已经走过10年时间,演化经济学的影响力在逐步扩大。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主席贾根良认为,演化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新领域。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比,演化经济学注重对“变化”的研究,强调时间与历史在经济演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重视研究制度变迁。

  杨虎涛认为,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演化经济学经历了从早期介绍国外理论到本土创新的阶段。这种本土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学者开始参与国际演化经济学界会议,并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文章;二是中国学者将演化经济学的一些原理与方法应用于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三是在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原理、思想来源等方面,中国演化经济学的研究更具有开放性。中国学者在比较研究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深度系统挖掘经济思想史等方面,都推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

  贾根良表示,要推动中国演化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继续扩大经济学研究的多样性,反对单一的数学形式主义的研究范式,促进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研究领域的共同发展。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任重道远,中国学者需要构建中国演化经济学学说。同时,演化经济学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导向,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为核心,创造中国演化经济学新学说、新理论。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