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撤稿制度有待完善
2022年06月29日 0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9日第2437期 作者:王悠然/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6月14日刊发了美国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丹尼尔·罗梅罗等人的文章《被撤论文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受关注的动态》。该研究在考察了刊发后被撤回的期刊论文在不同网络平台上的受关注周期后,发现有问题的期刊论文在被撤回之前往往已经受到了大量关注。

  研究人员从“撤稿观察”和“替代计量”两个数据库中选取了2830篇被撤论文和13599篇刊发于相同期刊、刊发年份接近、作者人数和作者被引用率相似但未被撤回的论文,比较了两组论文刊发后6个月在各类网络平台上受关注的情况,以及第一组论文被撤回6个月后受关注的情况。

  论文的标题和内容本身可能包含意义不确定的词语,仅靠机器学习算法难以判断社交媒体用户在分享上述论文时的态度。因此,罗梅罗等人还请受过训练的数据标注员对数千条分享消息进行手动数据标注,将其分为批判性消息和非批判性消息。

  分析显示,第一,在各类网络平台上,被撤论文刊发后受到的关注都多于未被撤论文。这意味着有问题的研究常被广泛传播,这或将危害公众对科学的信任。第二,撤稿事件发生前,被撤论文通常就已进入受关注周期的尾声。这些论文被撤回后受关注的程度有小幅上升,但明显低于被撤之前。而且,这种上升主要与撤稿事件而非论文内容有关。也就是说,许多最初注意到这些论文的人不知道论文后来被撤回,且撤稿这一“动作”比撤稿的原因更引人注意。第三,撤稿发生之前,社交媒体用户对被撤论文的“批判性分享”比例就高于未被撤论文。换言之,人们可能从开始就注意到了一些论文的不可靠迹象。

  研究人员认为,被撤论文刊发后受到更多关注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它们报告了新颖的、具有话题性的科学发现,因为这样发表可能性更高。从上述结果来看,学术期刊对有问题的论文撤回不够及时且效果有限。“撤稿相当于公开承认一项研究存在问题,这对维护科研诚信很重要。然而,撤稿经常来得太迟,撤稿发生时公众对该研究的关注已经减退。”罗梅罗说。

  另外,虽然社交媒体用户的态度有助于“可疑”论文的早期识别,但仍需由专业机构来评估是否需要撤稿。此次研究也说明,社交媒体用户不是在被动地接收科学信息,他们的讨论和评价能帮助科学进步。(王悠然/编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