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民众信息鉴别能力
2021年01月27日 08: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7日总第2099期 作者:王俊美/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机会,部分网民缺乏基本事实鉴别能力也加速了虚假信息的传播。近日,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新闻与社交媒体教授马克·皮尔森(Mark Pearson)于“对话”网撰文称,很多新闻工作者接受过信息传播方面的专业训练,可以有效利用事实来驳斥虚假信息,民众可以从中借鉴学习,提高媒体素养和信息鉴别能力。

  皮尔森表示,人们要学会区分哪些信息是已被证实的事实,哪些信息是神话、谣言、观点。事实就是事实,没有“替代事实”一说。即使是一些重要人物及相关机构多次重复的虚假信息,也不会变为事实。普通民众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策略,来确定信息的真实性,比如,通过基本的互联网搜索,来考证某些言论是否具有可靠的消息来源。此外,人们要养成多样化的媒体平台使用习惯,打破自己的“回声室”,不要只听取那些与自身偏好一致的新闻或观点,也不要只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皮尔森提到,民众要对哪怕是以事实为前提的观点持怀疑态度并进行评估,考察媒体和信息源的背景及发布信息的动机。媒体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够揭开媒体、网红、博主的面纱,调查他们的赞助者和商业模式。这是普通民众验证信息的重要辅助方法。

  皮尔森建议,人们在分享信息前要进行反思和验证。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即时发布的时代,人们会立即转发和分享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内容,有时候甚至还没有把内容读完,更不用说对信息进行鉴别了。皮尔森建议在分享信息前三思而后行,避免因散布虚假信息而加剧问题的严重性。

  (王俊美/编译)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