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文学伦理学批评影响力
2021年01月27日 08: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7日总第209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创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是在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逐步走向成熟,在建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取得了进展,并拥有大量的批评实践成果,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该领域数位专家学者,解读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最新发展态势。

  文学本质的一种新解读

  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创立者,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聂珍钊表示,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类伦理表达的需要,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的功能是教诲,文学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提供伦理教诲,即文学通过一系列道德事例和榜样达到劝谕、褒奖和惩戒的教诲目的,从而帮助人完成弃恶从善的伦理选择过程。人类的文明史表明,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文学作品,可以发现新的意义并从中获得新的启示。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对现有文学批评理论的反思、解构、借鉴和创新,是中国学者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原创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做出的努力。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阅读、理解、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理论与方法。”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英认为,这种批评理论是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出伦理选择理论,并建构以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环境、自由意志、理性意志等术语为核心的批评话语体系。

  在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松林看来,文学伦理学批评对我国学界传统的“文学起源于劳动说”提出了挑战。我国文学理论界大都倾向于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源,文学伦理学批评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劳动只是一种生产活动方式,它只能是文艺起源的条件,却不能互为因果关系。文学是伦理道德的产物,是特定历史阶段人类社会伦理诉求的表达。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

  西学东渐触发本土反思

  受访学者普遍表示,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提出是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危机的回应。根据国内学者考察,当时的中国文学批评出现了三种令人忧思的倾向:一是文学批评的“失语症”;二是文学批评远离文学;三是文学批评的道德缺位,即文学批评缺乏社会道德责任感。刘英表示,聂珍钊从2004年起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强调文学的教诲功能以及文学批评的社会责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理论界在西方文艺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理论热”,各种“主义”粉墨登场,泛文化、泛政治倾向的批评思潮席卷批评界,文学批评理论一度成为不关注文学文本、无视文学伦理价值的众声喧哗。王松林告诉记者,正是在国外批评理论话语过度膨胀的背景下,国内学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开始构建以伦理选择为核心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话语体系,并从“脑文本”概念出发重构了文学的文本理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朱振武表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提出显示出中国学者的文化自觉、学术自觉和批评自觉,目前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

  中国特色的“世界”理论

  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广泛影响,以美国普渡大学哈里斯教授为代表的外国学者也参与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一些知名的国际学术期刊也刊登了关于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文章。

  聂珍钊表示,要真正赢得国际学界的尊重和认可,既要立足于解决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又要为解决世界文学研究中的普遍问题提供启示。中国学术界要真正在国际学术共同体中发挥影响和获得自己的地位,必须不断进行学术理论和话语体系的开拓和创新,紧密联系中国现实和坚持“中国特色”,当然也不能缺少世界眼光。

  中国传统文论中囊括了众多经典论断,如 “盖文章,经国之盛事,不朽之伟业”“文以载道”等。朱振武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本身就融合了中国元素,是建立在丰厚的中国文艺学和创作发生学基础之上的。因此,文学伦理学批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文本基础,它既适合于中国文学作品,也适用于外国文学作品。不过朱振武也提出,采用任何理论解读文学作品,都要活学活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刘英介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已经具有完整的理论话语体系,提出了一整套批评术语,构建了诸如斯芬克斯因子、伦理身份、伦理禁忌、伦理线与伦理结、伦理选择等文学伦理学批评概念。文学伦理学批评所创立的理论话语不仅具有系统性,而且其批评术语和概念之间有交互也有张力,为文学批评和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工具。刘英表示,文学伦理学批评对中国神话、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论话语进行了选择利用与适当改造,使其符合当代文艺思想范式,并且在中西方文论的碰撞和交流中激发出新的文学批评思想。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