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时代逐渐到来,未来学校建设研究方兴未艾。未来学校建设是教育与新科技革命结合推行的一次技术运动,在蕴藏新科技革命固有技术逻辑的同时,又对人文精神产生了更高的期望。未来学校建设中的技术逻辑,一方面遵循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又呼唤着人文精神的介入。然而,在实践中,技术逻辑与人文精神之间却存在着割裂的苗头和趋向。这种割裂如不在肇始阶段捋清关系、建构秩序,将使未来学校的建设出现种种不良后果,对未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潜在阻碍。
未来学校的技术逻辑
未来学校的建设是一项繁杂、浩瀚、庞大的工程,集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量成果,对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前教育、职中教育、职后教育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也将对技术发展的整体走向带来影响。
未来学校的技术逻辑,目前已出现了负面的走向趋势。在某些方面,技术决定论占据上风,甚至有学者认为,未来以新型技术为核心的学习中心会完全替代学校教育。随着技术发展在教育行业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此类观点也是层出不穷。在这种逻辑下,技术成为凌驾于人类发展之上的决定性力量,即技术力量决定了人类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问题也不断突显。比如,在学校建设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大数据技术泄露了学生和家长的隐私信息;人工智能复杂的操作流程让学生及家长无所适从;等等。在此过程中,人际关系正在被人机关系所取代。如果未来学校建设中的技术手段装置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机关系取代人际关系,稀释了教学的“把关人”约束,教学内容及其周边辅助内容参差不齐,则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世界、情感、亲情、历史的认识出现偏差。此种未来学校的技术逻辑可能会产生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对此我们要超越此种技术逻辑,探索出更适合人与社会发展的技术逻辑。
未来学校建设应展现出这样一幅图景:以“大智移云”为主的先进技术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正确的人机关系与正确的人际关系相得益彰,技术力量成为协助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发展的辅助力量。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及其装置,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促进力量,而非决定性力量。就像哲学家、教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提到,“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所有的教育都应该以人为本,将学生永远放在第一位”。我们应始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育的核心,所有的教学工作与方式手段都应为学生成才服务。
在这种逻辑框架内,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情感认知及社会交往等,都是在先进技术手段及装置的协助下正常获得。学生能够正确利用各种先进媒介手段去获取知识、正确交往。以劳动教育为例,学生能够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参与”一些危险的工程场景,学会必要的劳动技能。在此过程中,VR仅是一种技术中介,其所扮演的角色是让学生在危险场景中掌握必要的工程知识、防灾知识与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在相似场景中进行正确操作。
上述两类技术逻辑的本质区别,在于技术在学生综合成长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体现的功能的不同。在未来学校建设的技术逻辑正反纷争中,尽管错误的技术逻辑一度困扰着相关建设实践,但真理越辩越明,正确的技术逻辑必将占据上风,指导相关建设实践走向正确方向。这既取决于未来学校的建设者,也取决于未来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同时也取决于学生的家长及学生本人。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学校、技术公司、学生及家长,应秉持正确的技术逻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未来学校的建设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未来学校的人文秩序
未来学校正确的技术逻辑,实际上暗含着对人的尊重、对人文精神的强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曾提到,“未来学校应该是更加人文的学校,教育越走向未来越应该重视教育的人文属性,要更加重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重视尊重和成就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未来学校建设的技术逻辑,应是对人文精神的彰显。在正确的技术逻辑中,有关人文的形式和内容总是互为因果、相互扶持。未来学校,实际上就是技术与人文交流、媒介与教育融合、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场所。从建设的实践来讲,未来学校的“人文”可以从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人文关怀等方面来进行理性探索。对此,可以以“人文秩序”这个概念来进行概括。人文秩序是指按照一定技术逻辑,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层次、接触范围,为培养人文素养所规划的秩序层级。从实践角度上讲,人文秩序的建构可以按照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1.认知发展维度:遵循从环境育人、技术育人到知识育人、情感育人。从培养学生认知发展维度来看,新技术和人文精神不能脱节。譬如,在未来学校建设中,我们应以育人为目的打造各类智慧教室、智慧运动场、智慧食堂等智慧环境,让学生去体会未来课堂、未来运动场、未来食堂。而这种智慧环境的搭建,必须将课程内容、德智体美劳综合成长的知识和情感等纳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在环境层面进行构建,然后再让学生在环境中对知识进行接受与理解,最后外化到情感层面,达到从环境育人、技术育人到知识育人、情感育人的转变。
2.身心发展维度:从关注技术到关注心灵。从身心发展维度来看,新技术和人文素养必须匹配,先进的教学工具或手段最终还是要回归学生的心灵成长。在具体操作层面,我们应从身心两个维度同时进行学生素养的构建。比如,我们可以搭建起融媒体多屏显示的书法智慧教室,但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灵认同上来。从学生角度来讲,技术层面工具和手段的使用,只是一个技术载体,而通过这些新技术在他们心里埋下的种子,才是使他们成才的人文素养。
3.接触范围维度: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再到社会教育。从接触范围维度来看,我们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建立起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再到社会教育的层次体系。通过未来学校正确的技术逻辑,利用新型媒介技术手段及装置,推动学生从未来学校的学校教育中学到的知识做到先内化于己身,然后外化到对家庭、社会的关系中去。比如,可以利用新媒体设备和演播厅让学生拍摄关于父母的纪录片;利用木工坊和3D打印技术为自己的家庭制作一把扫把。通过学校把感恩的知识外化到家庭中去,会让他们生成理解父母的辛苦、思考如何进行回报的感情,最后再外化成主动帮父母承担一定量的家务等情感行为。和家庭教育融合之后,再去与社会教育进行融合。学生能够在社会中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相处,在社会交往关系中会获得一些正向感悟、经验。而这些正向的感悟、经验又可以对学校教育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再到社会教育的正向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媒介技术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而这也是正确的逻辑关系的构建。
未来学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在对以上的问题进行探索后,我们认为,未来学校的建设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正确的技术逻辑与人文秩序关系的创建。
1.从过度重视技术转向技术为辅、人文教育为主。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教育的工具性越发明显。而互联网时代以及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但没有使这种情况得到好转,反而加剧了这种情况的恶变。以至于如今一些人形成了“更好的教育就是单纯将学校里面的教学设施进行新型技术化”的片面认知,导致学校、教师、学生为新技术所宰制。在未来学校的建设中,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将视野核心重新拉回到“人”这一主体上来,让技术服务于人、服务于学校教育,而不是让人和学校教育服务于技术,从而回到技术为辅、人文教育为主的轨道上来。
2.从单一的教育维度转向多元的教育维度。在未来学校的建设中,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教育维度的多元化。学生不会永远处于同一个维度中,他们在不同的场所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使得他们需要去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关系处理。我们的学校教育应教授给他们的,是可以让他们面对未来的知识体系。这要求我们不能仅以单一的学校教育作为知识传授体系,还应结合现有的新型技术,通过让他们将知识内化于心,再外化进家庭与社会,从而构建一个正向、多元的教育维度的循环。
3.从关注技术教育转向关注心灵教育。在未来学校的教育中,我们最应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外在与内在教育的结合。在以人为本的大框架下,我们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察不能仅局限于技术教育的外化表现,而更应去关注对学生的心灵教育,即关注内在的教育。如果一个学生的技术技能学习不合格,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维度的教育进行补救,而如果学生的心灵教育不合格,那就会带来无穷的隐患。人不仅是知识的载体和容器,更是拥有自己独特感情的鲜活的生命。我们应通过知识和情感的多途径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心灵受到更好的教育,最终实现内外同步健康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重大项目“未来幼儿园教师工作标准研究”(CSDP18FC12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