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研究成果是以事实为基础的。然而,美国期刊《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日前刊发的一篇题为《作为合作研究成果的故事:通过与弱势年轻人协同故事创作来建构意义》(Stories as findings i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making meaning through fictional writing with disadvantaged young people)的文章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协同故事创作也可被认定为研究成果。
讲述更加全面的新故事
参与式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它重视那些通常被排除在知识生产之外的人们的观点,使得意义建构的过程更趋包容化。基于这样的理念,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人文、语言与全球研究学院教授坎蒂丝·萨切威尔(Candice Satchwell)等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针对弱势年轻人群体的研究。作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协同故事创作在研究中倾听受访者声音并将其传递出去,回应了边缘化群体报道中出现的一些现有叙事缺失或扭曲的部分。
用故事来表现人们的生活经历早已有之,例如,用来描述人物经历的传记和自传、讲述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志。在政治和媒体领域,故事则被作为一种战略来运用。通过讲述故事,能够将可及的、情感上有煽动力的主张转化为论据,影响政策制定议程和公共舆论。然而,某些故事在叙述中往往会强化对弱势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使用污名化或边缘化弱势群体的话语。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通过协同创作从群体内部提供“反叙事”,讲述新的故事,借助社会学分析的力量传达全面的数据,从而直面和缓解社会矛盾。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尝试从“为他人(研究对象所在群体)发声”转变为“与他们一起发声”,探索意义的共同建构,并尽力保持原始参与者的声音。他们的研究分析是对协作、分层、迭代的阐释学推理过程的加强,而非削弱其对知识的主张。
淡化单一主导权
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是一种较为大胆的想法。例如,对于是否能以诗歌形式呈现定性数据这一问题,学界就存在广泛争议。研究人员认为,在社会科学严谨性允许的范畴内,也有“抒情式写作”存在的一席之地,因为唤起共鸣并引发思考并不意味着操纵读者。此外,研究者需要更深刻地把握定性研究的自反性,注意到数据的来源带有研究者本人的烙印,关注隐藏在作品中的立场、权力关系、意识形态等,通过自我反思来调和定性研究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在故事创作中,作者本身是注重作品艺术性的作家,而受访者是故事的共同创作者。这可能意味着需要更新现行定性研究评价标准,但同时也会形成新的伦理困境,即从研究中提取精准的细节可能会牺牲故事的艺术性。
对于以共同的故事创作作为定性数据分析方式是否有失严谨,人们看法不一。研究人员认为,无论在科学上多么严谨的分析,都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数据可以被重新解释,而所有的发现都伴随着对其他内容的忽略。因此,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故事是呈现研究发现的载体,相反,他们更倾向于认为协同故事创作是协同性定性研究中共同构建并传达意义的方式之一。虚构故事的可信度必须与研究过程及成果中的意义构建联系起来,实现这一目标需关注许多方面,如让所研究社群内部人士辅助制定和实施访谈计划、让受访者参与创造性数据分析、反思检验所传达意义的真实性并考量是否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表达、保留看似不太可能发生的细节等。
研究人员表示,协同故事创作揭示了参与式研究中意义建构的复杂过程,作者对文本的主张既不是小说也不是纯粹的社会科学。在故事的起草、讲述、编辑、分享等环节,不同的人协同创作,意义就这样被建构起来。将生活提炼成故事,利用一种集体叙事实践来挑战现有的话语和叙事,所展现的不是“它实际上是何种样子”而是“它可能是何种样子”。这并非对“真相”的稀释,而是淡化传统意义上学术研究者的单一主导权。作为一种手段,协同故事创作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团结起来挑战成见。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