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教育的社会责任有待凸显
2020年08月31日 08: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31日总第2000期 作者:王悠然/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美国和爱尔兰学者呼吁,重塑商科教育目标,在商科教育中建立一种道德自我意识文化。

  社会科学空间网站8月20日报道,美国丹佛大都会州立学院商学院助理教授朱利安·弗里德兰(Julian Friedland)和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塔努什丽·杰恩(Tanusree Jain)共同撰写的《重塑商科教育目标:注入道德自我意识文化》中提出,高等教育特别是商科教育,正处于满足学生对毕业后经济追求与教育需求的两难境地。大量引起广泛关注的伦理丑闻、不平等恶化、气候变化等挑战,凸显了商学院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伦理、可持续性视角、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在全球商学院课程中日益普遍。然而,这些崇高目标的实现面临着持久的结构性障碍。商学院越来越多地以毕业生的高收入、“名流校友”的影响力等激励因素吸引学生,个人财富仍被视为成功的首要标志,成本上升、竞争加剧进一步加重了商科教育的工具性趋势。

  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冲突造成了商科教育的“存在危机”。如果继续片面地以获得巨额财富、权力和社会地位提升作为“卖点”,商学院不可能指望学生真正严肃地看待伦理和社会责任。在学者看来,商学院走出僵局的关键在于从更广义、更具伦理包容性的角度,重新定义职业成就和商业成功。为此,可以借鉴道德心理学中的道德自我意识概念,构建一个激发渐进思考的框架。道德自我意识包括四个层次。第一是社会思考,此时个体主要依靠观察者的负面反馈来改善行为。第二是自我思考,此时个体开始成为自己的反馈来源,而非完全通过外部观察者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不良影响,这常发生在他人的正面榜样作用下。第三是预期性自我思考,此时个体开始具有前瞻性,在行动前考虑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这常发生在过往行为带来内心愧疚感或羞耻感,进而开展自我反思之后。第四是前摄性自我思考,此时个体不仅考虑其行为可能给他人造成不良影响,还会考虑积极影响并有目的地采取恰当的行动以达成积极结果。

  文中提供了结构层面和课堂层面的具体建议,以便有效地在商学院文化和商科教育中注入长久的社会责任意识。

  (王悠然/编译)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