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伪科学“占领”社交媒体
2019年08月16日 08: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16日第1758期 作者:本报驻波士顿记者 侯丽

  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正在将错误信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传播到大众面前。在社交媒体上,一些披着严肃科学外衣的伪科学借机大肆传播,误导公众。近日,“对话”网针对相关话题发布了评论文章,本报记者就此对有关学者进行了采访。

  伪科学误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由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高级研究员桑托什·维亚库马尔(Santosh Vijaykumar)主导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研究人员担心恶意操纵科学信息会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误导,甚至会引发更为深远的不良影响。

  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已成为一项科学共识。但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对“优兔网”(YouTube)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该社交媒体发布的相关视频中,有半数以上的观点否认这一共识,或称气候变化是一项阴谋。研究发现,视频中的伪科学制造者会使用类似于“地球工程学”之类的专业术语,以赢得普通公众的信赖。事实上,这些视频并没有确实的科学依据。

  除了气候变化,在传染病学等领域也存在大量的伪科学。比如,有关麻腮风三联疫苗的谣言就是一个重要的案例。2018年,在印度南部某地区尼帕病毒暴发的高峰时期,就有人散布了该病毒是通过鸡肉传播的假信息,但事实上,果蝠才是该病毒的宿主。结果,由于假消息的传播,造成了大范围的公共恐慌,并使当地鸡肉交易陷入泥潭。维亚库马尔表示,人们总会遇到无法控制的事件或问题,而未知事物给了阴谋论钻空子的机会。

  人类心理因素中含有的“心理捷径”特征也会为伪科学的传播提供机会。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历史学助理教授罗伯特·迈克杜格尔(Robert MacDougall)认为,人们相信并传播某种观点,不是因为它是“正确”的,“真实”并非观点成立的唯一标准。而只有当个体或社会认为该观点可资利用时,信息才会被大量传播。在伪科学传播链条中,特别是与致富和健康有关的信息更容易被大肆传播,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主观上更愿意相信它们是真实的,发自内心地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捷径”获得更多利益。

  新技术遭滥用

  维亚库马尔认为,社交媒体的个性化算法使伪科学问题更加复杂。算法推送倾向于为人们提供与他们所关注的观点趋向一致的内容,而这会加强人们对错误信息的接受和信任程度。例如,原本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的人们,会通过社交媒体推送的内容获得越来越多的类似信息,进而让他们更加怀疑气候变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观点。

  有学者认为,伪科学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复杂程度误导着公众。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高度逼真的假视频大量出现,这种视频可能会在篡改了重要官员或公众人物的讲话后呈现在人们面前,从而误导大众相信该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提高人们的辨别能力

  对错误信息进行纠正,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目前,一些社交媒体雇佣了大量信息核查员,力求对重要科学信息进行审核。一些学术研究机构也在加大传播力度,发布和传播反驳伪科学的正确信息,有些工作已经获得了研究补助金。但对于大部分科研机构来讲,依然只是将精力放在学术成果的产出上,而非传播过程中。

  有学者表示,一些科研机构无法及时发声,或者缺乏科普意识,这使得伪科学在社交媒体上大量传播,而一些伪科学术语也在不断扩散。维亚库马尔认为,科学家要有科普意识,热情参与到正确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在面对不实信息时,科学家应及时站出来,对其进行否认并给予公众正确引导。科学家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声音,运用创新性且具有说服力的策略与公众进行沟通。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助理教授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在应对伪科学对科学界的攻击时,很多科研人员并未意识到,关于科学事实的很多公开争论其实可能源于政治问题等其他背景,而非基于科学证据的讨论。政治家的考虑并非为了寻求科学真相,只是为了赢得舆论和选举优势。科学界应掌握多样的传播语言和技巧,尽可能地以多途径告知公众,哪些才是科学证据和真相。

  伪科学的制造和传播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要求。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城市研究教授胡安·米尔(Juan Mir)对本报记者表示,高等教育需要强调多样化,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才能满足如今日趋复杂的世界。教育多样性可以促进创新,推进创造力的发育和发展,并对提高人们的辨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波士顿8月15日电)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