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华盛顿6月2日电 (记者王悠然)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会产生危险后果。如得到恰当运用,“回声室效应”也可为探索协商民主提供良好思路。
一些关于政治极化的理论认为,在涉及政治倾向的问题上,信息交换只会加深持不同立场者各自已有的信念,因为人们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已有想法相符而非相悖的信息。这会导致相似的观念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被反复传播和加强,出现所谓的“回声室效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近日在线刊登了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约书亚·贝克尔(Joshua Becker)等研究人员合著的论文《党派群体的智慧》(The wisdom of partisan crowds),对“回声室效应”进行了验证。
为验证“回声室效应”是否必然加剧政治分裂,贝克尔等人开展了一组实验。研究人员根据党派将参与者分组,并向他们提出若干涉及政治倾向的事实性问题,如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失业率如何变化,过去10年里美国非法移民数量如何变化等。参与者在回答问题后,可相互交流并修改自己的答案。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相互交流后提交的答案准确度较最初提高了35%。交换信息后,他们的答案不仅与同党派参与者更接近,与对立党派参与者也更接近。在仅有组内交流而没有跨组交流时,实验结果同样如此。这说明同一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影响提升了他们对客观事实的判断准确度,减轻了政治极化。不过,这项实验中参与者处理社会信息的驱动力是尽量准确(接近实际数据),如果研究人员提出的问题是涉及政治倾向的非事实性问题,交换信息后参与者的立场是否也将更趋于中立,则有待实验证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