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使用影响大学生心理与行为
2023年01月19日 10: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19日总第2576期 作者:丘文福 叶一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等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大学生作为短视频使用群体之一,其心理与行为受到了短视频的深刻影响。

  大学生青睐短视频的原因

  情绪疏解的宣泄需要影响大学生短视频使用。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按摩”观点认为,个体使用媒介就像享受按摩一样。由于AR、VR、MR等技术的嵌入,短视频打造了更真实立体、感官冲击力更强的虚拟现实。短视频的接触和使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视觉欲望,有利于释放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缓解焦虑、紧张、压抑等负面情绪,满足他们多元多样的情感需求。

  临场体验的审美需要影响大学生短视频使用。相对于传统媒介,短视频使用更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的社会临场需要。与文本、图片、音频等媒介相比,短视频属于社会临场感较高的媒体,也是高全息度的社交工具,更能带给受众代入感、沉浸感,让其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

  自我展示的表现需要影响大学生短视频使用。短视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的新媒介、新平台,其低门槛、强链接、随手拍、随时发等特点以及美化、修饰等功能直击网民内心潜在的自我表达欲望,能够充分满足大学生自我展示和印象管理的需要,契合“00后”大学生喜欢张扬个性、敢爱敢言、乐于分享、善于表现等特点。

  现实生活的友伴需要影响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近年来,“空心病”等热词的出现折射出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与迷茫。短视频等新媒介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些大学生的情感慰藉需要,弥补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友伴支持和情感支持的缺失。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直播过程或观看短视频的方式转移注意力,以此缓解现实人际关系不良或人际沟通不畅带来的孤独感。

  社会参与的互动需要影响大学生短视频使用。根据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短视频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满足受众的参与互动需要:身体在场与群体聚集,边界设限与话题聚焦,体验共享与情感共鸣。大学生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激发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无论是校内的课堂学习,还是文娱体育活动,抑或校外的社会实践,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一旦在短视频平台上发酵,都可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短视频对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短视频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如今,通过短视频平台观看视频内容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短视频场域呈现的信息具有碎片化、同质化、泛娱乐化的特点,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一是碎片化信息容易导致认知偏差。短视频场域呈现的信息在形式上大多呈碎片化,既缺少内容的厚度,也缺乏思想的深度。大学生如果长期接触这些碎片化信息,就难以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系统的内容,容易被一些断章取义式的片段或不完整的解读误导,从而影响对真假是非的判断能力,产生认知偏差;还可能养成思维惰性,不利于系统观念的形塑。二是同质化信息容易导致认知狭隘。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场域,同质化内容层出不穷,存在大量雷同的信息,而真正优质的原创视频较少。《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累计监测到3009.52万条侵权短视频。此外,短视频在算法推荐等技术的加持下,容易消解多样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使人们陷入“信息茧房”,加剧认知窄化。三是泛娱乐化信息容易导致认知肤浅。在短视频场域,我们可以看到各种调侃、恶搞、嘲弄,娱乐氛围浓厚,泛娱乐化现象突出,这容易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肤浅化、简单化,道德审美低俗化。大学生如果长期接触娱乐类短视频内容,一味沉浸于简单的感官享受,就会弱化其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不利于深度思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短视频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洛伦佐(Lorenzo)等人认为,在线的社会交往是网络社会情绪产生的主要因素。田维钢和张仕成通过对抖音平台上2021年1月至5月的21起与网络公共事件相关的1000多条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短视频中负面情绪容易被唤醒、扩散及放大,展现出共振和循环的传播特征。王朝阳和于惠琳开展的一项基于梨视频社会版块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新闻短视频中,负面情绪普遍存在,线上新闻评论区域是个体宣泄情绪的场所,多元主体话语博弈中充满负面情绪,其传播路径为传染、扩散、变异。短视频对大学生社会情绪的影响也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邓淑林对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短视频被动性使用对其主观幸福感有直接预测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梁晓燕等人的研究发现,通过女大学生的短视频使用能够正向预测其抑郁情绪,而且身体满意度越低的女大学生在使用短视频时越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短视频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短视频的使用使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有了更好的自我表现和印象管理空间,但也容易导致社会行为的“去个性化”,出现网络失范行为。有的大学生受一些泛娱乐化短视频的影响,在行为上表现得过于任性,可能会经常通过模仿猎奇视频,以低俗恶搞的方式博取网友的关注。吴娅琳等人认为,大学生如果过度沉迷于短视频生活,可能会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降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甚至出现社交焦虑障碍。对于正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处于人格和社会化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如果“刷抖音”“玩快手”成为日常行为习惯,就会占据其宝贵的学习时间,并逐渐消磨学习意志,不利于健康成长。当然,短视频与大学生社会行为的关系还受到人格、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李霞等人对800名大学生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短视频成瘾症状检出率达21.6%,神经质水平越高的大学生越容易形成短视频成瘾,而宜人性和尽责性水平越高的大学生短视频成瘾越弱。丁倩和张婉莹的调查发现,短视频使用不能直接影响女大学生限制性饮食,但可以通过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产生间接影响。

  短视频影响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在短视频场域,积极文化形态和消极文化形态并存。一方面,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拓宽了主流思想文化传播的空间。随着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主流媒体以及各高校微信官方平台纷纷推出视频号、直播号,某些高校进驻抖音平台,开设抖音官方账号,推送大量主流价值类短视频内容。大学生如果能够主动观看并积极参与传播正能量强劲、主旋律高昂的主流价值类直播和短视频内容,对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短视频的出现也为消极“亚文化”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我们不难发现,在直播和短视频空间,经常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消极“亚文化”现象,如“未老先颓”的“丧文化”、充满嘲讽和宣泄色彩的“吐槽文化”等。这些消极“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会对正在形塑价值观的青年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可知,短视频犹如一把“双刃剑”,大学生短视频使用对其心理与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培育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包括政府、高校、媒体等多元主体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短视频使用热潮下,政府相关部门应坚持依法整治短视频场域的各种乱象,完善监管机制,健全网络短视频综合治理体系,防范化解短视频场域信息传播失序风险;媒体应充分发挥主体自觉性,履行主体责任,秉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结合的原则,促进短视频场域良好生态的形成;高校应强化主流价值引领,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学生短视频使用素养,通过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