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课程思政内在逻辑 拓宽社会心理学育人路径
2022年08月18日 09: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18日第2473期 作者:吕晓峰 孟维杰

  “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寓思政教育于所有课程,是对传统思政教育观念的突破、队伍的扩充、载体的拓展、内容的丰富和方法的创新。在心理学所有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最为紧密,对人“心”的聚焦与求索也最为“现实”。因此,从课程思政的视野来审视,社会心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深入挖掘和探索社会心理学思政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和推动学生思想成长的宝贵财富,是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题中之义。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目标设定须符合学生思想发展特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呈现波动性、断层性和急剧性等特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并没有成熟定型,在脱离了繁重的高中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管制与引领后,他们的“三观”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他们在接触到专业学习后,开始有闲暇时间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有目的地追求自身存在的价值,社会责任感渐渐清晰,不断探寻和追问人生的意义。因此,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目标逻辑起点需要契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每一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矛盾与困惑之处,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社会心理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过程须符合心理学专业发展规律。社会心理学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中心、以实验技术为支撑、以社会现实为观照的学科特点,横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宏大研究领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有关认识、调控、预测个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知识、行为和技术,支撑了人类个体和群体心理与行为及个体差异的测评、培训、矫治以及人机适应等当代知识产业经济,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因此,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的开展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考量其学科发展特点,突出其社会性与群体性,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价值引领须符合思政规律。思政教育规律以教育规律为前提并受其制约,其在总体表现出一定教育规律之外,也有着不同于教育发展的规律样态,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主客体认同的规律、思想转化递进规律、知行统一规律、物质利益本源规律、综合手段协同规律等”。因此,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也要在思政教育规律内开展,而不能无视或者违背思政教育规律。当然,在适应的前提下,如能发现、建构和验证更能适合学生发展的思政规律,则思政工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

  在观念层面,以大思政观统领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一直以来,支配高校思政教育运行的是小思政观。其突出特征是各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割裂运行;缺少一体化统一领导和专业化运行机制;教育主体作用严重缺失;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缺少沟通与合作,缺少相互促进协同效应;等等,这就导致高校思政教育陷入“孤岛”的困境。所谓大思政观,就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政资源,打通非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通道,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教育育人格局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大思政观引领下,社会心理学思政课需要拓展育人格局与视野,深入挖掘隐性思政教育资源,积极打通与思政课之间的通道,建立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从根本上突破知识与德育的割裂性,促进二者在立德树人目标上实现互动。如此,既能向学生传递有厚度和宽度的专业知识内容,也能对学生进行有温度和高度的思想和价值渗透,还能使思政课程因为有了专业课程守望相助而不再孤军作战,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

  在史实层面,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中习得思政教育。一部社会心理学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追问和探索自身与社会发展之间互动的历史。任何社会心理学历史事实都是特定国家和民族文化活动的产物,都深深地打上了民族文化烙印,折射出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学习社会心理学,其实也是在学习和领悟社会心理学背后的文化传统演进,感受那个时代语境的变迁与社会大潮的风云际会,体验社会心理学背后的人情冷暖和风俗信仰。比如,自1979年《光明日报》发表王极盛的《建议开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一文后,中国社会心理学逐渐强势发展与壮大,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日渐强大的中国力量的有力支撑与话题供给,彰显的是努力追赶世界社会心理学学术前沿、不断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地带的信心,从思政视角来审视,则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因此,对社会心理学史实尽力还原与深入挖掘,从中找到历史史实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与关联度,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史实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用历史史实带给学生心灵触动和感悟,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心理学历史史实和社会心理学家的历史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与时代,从而滋润学生的心灵成长与意义获得。

  在教学层面,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第一,构建“探究型”教学模式,为思政教育提供支持。一般而言,探究型教学的基本框架是由“设境与指要”“自学与研讨”“精讲与答疑”“练习与总结”四个基本环节有机组合而成。“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灌满堂”的授课方式,通过设置一些规模适中、深度合理、视角多元、答案开放并且有德育内涵渗入的研究性小问题,鼓励学生自发组成研究小组,通过任务教学法完成自我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互动,强化学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内容有机渗透其中,让学生体会到更多乐学、好学和爱学的乐趣与成就,在主动探究和学习过程中,感受成长的力量。例如,可以设置诸如“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与反思”“后疫情时代社会心理学的责任与使命”“我在疫情期间如何应用社会心理学服务他人”等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合作和自主报告,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润物无声的渗透思政教育。第二,以多元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思政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讲授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利用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手段,在挖掘课堂教学思政内容的同时,选择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传统的题材和话题,开展专题式的教育,结合课程内容,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共鸣。例如,在讲授“自我意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用讨论法和活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我能为社会发展承担怎样的责任”等问题;再如,在讲授“从众”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如何做到不随波逐流,做独立自我。通过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和主动感悟,将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做到无缝、自然衔接,推动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深刻转变。同时,还需要构建全过程评价体系。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四个部分,即“互动评价”体系、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实践过程考核,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动态调整考核环节与要素,真正体现出考评的全面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特点,实现以评促教,以评助思。

  在实践层面,将知行合一理念融入思政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尤其是心理学学术类社团,在丰富的社团学术活动中,积极承担责任与义务。同时,在实习基地开展专业见习,通过专业参观、完成课题、专业调研等形式,要求学生开展并完成主题研究,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专业学习效果,而且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生动、直观的生活化场景体验,从而实现思政内容的渗透与浸润,促使学生将其生成、内化成一种更为直接的责任感与成就感。比如,在给学生布置“责任扩散”这一研究主题任务时,鼓励学生以拍摄短视频方式来完成,然后组织学生就“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等问题,开展深入讨论与论辩。教师可以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教师层面,通过构建教师共同体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师共同体是教师依据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信仰,在教育过程中遵照教育规范与教育制度而形成的具有稳定特征的教育集体。对于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师而言,需要以大思政观为引领,牢固树立教师共同体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在育人宗旨与教育价值观上追求一致性,不仅自己教书育人,还要与其他教师一道,尤其是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沟通与互动,发挥在价值观培养中“共舞中共振”的协同效应,形成全员育人新局面。

  (本文系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五力’合育促进地方高校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Z202123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