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视角下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传播
2022年08月18日 09: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18日第2473期 作者:靖鸣 冯馨瑶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互动与交流。城市作为连接“一带一路”并进行物质、信息、文化传播的关键节点,既具有物质性,也具有社会性。城市不仅从空间意义上为公众提供了经济往来和社会交往的实体,更作为信息传播和符号交往的共同意义空间而成为公众记忆。在国际传播中,城市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特色文化的存在,成为国际交流和文化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以空间的实体形式为人们提供精神寄托,更以城市形象的外在表达塑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挑战

  “一带一路”不仅带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大发展,更会推动彼此文化的深入交流。探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有些城市形象定位趋同,没能深刻挖掘自身城市的特色,而是盲目照搬照抄,国际传播中的特色不够突出;有的城市传播缺乏系统性。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传播不能仅仅依靠媒体进行单方面的宣传,更需要汇聚多方的努力。如果缺乏系统的规划,则会导致各方力量无法充分发挥,难以形成统一的城市品牌。在此背景下,做好城市文化传承并推进其国际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需要重点关注三方面内容。

  第一,实现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创造独特城市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的独特历史资源,不仅代表着该城市独有的内涵和精神,更是向外界传达形象的一个最佳凭证。因此,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特性、深远性和唯一性。从空间角度而言,无形的历史故事难以呈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需要公众亲临现场,感受其风采。从有形的历史遗迹保护修复,到无形的历史文化精神传播,再到观念意识的内心强化等,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展现独特文化,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国际传播的一大难题。为提升受众参与感,亟须探索新媒体时代城市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第二,做到民众内心与媒体宣传的统一,形成移动的代言人。城市形象宣传多以雄浑的声音和宏大的表述为主,以客观镜头向公众呈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但也增添了不少生硬色彩。媒体站在宣传视角,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标准化的解说和规范化的阐述,通过一定的表征符号,或食物、或建筑、或人群等向受众单方面传输信息。在杭州城市形象宣传片《聆听杭州》中,首次将“声音”作为一个城市表达的独特方式,以声音的形态唤起公众的同理心和共鸣,使公众在接受城市带来的物质便利和心灵感触的同时,转化为形象的传播者,并成为移动的代言人。

  第三,做好自身优势与国际传播的协调,构建合意空间。在国际传播中,传播对象是国外公众,囿于文化障碍,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常难以为外国公众所理解。在传播与受众的关系层面上,受众在接触传播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对其内容需求、价值需求、情感需求,甚至参与需求的满足。因此,要及时转换传播思维,不仅考虑城市单方面的信息输出,更需要注意受众的情感诉求和心理诉求,为国际受众和传播内容构建合意空间。

  形成跨时空的形象传播

  美国学者爱德华·索亚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即所有空间都是客观与主观的结合,都是空间性与社会性、历史性的结合。第一空间是客观性的、物质性的空间,而第二空间是构想的精神空间,第三空间则是“作为经验或感知的第一空间和表征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空间的第二空间的本体论前提”。城市的空间生产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空间中,而是将三种空间叠加融合后形成的一种以体验为基础的传播活动。在物质空间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利用历史文化的积淀形成精神寄托,继而借助大众媒介塑造城市形象,形成典型的第三空间。当下,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国际传播中,可将三种空间立体化建构,以空间生产为核心,将历史遗存和现代空间勾连,形成跨时空的形象传播。

  在传统社会中,地理环境和血缘关系是建构空间的主要因素,但在新时期的空间视域下,传统的三维空间被打破,以公共资源为核心的新空间不断聚集多元人群。万物皆媒背景下,城市俨然成为媒介本身,并以人际的交往网络为核心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沟通,以人为核心节点,借助人流涌动传递城市的符号表征。

  就第一空间而言,需整合物质资源,突出城市特色。城市的核心在于地理环境的呈现和社会环境的建构。此时的建筑也成为城市符号的一种,在传播中担任介质的角色。因此,在第一空间的建构中,城市亦应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调动城市资源,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奠定基础。

  就第二空间而言,需要多模态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手段。多模态的传播路径使得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能够在传播内容的遍在性和共鸣性中体会符号含义,从细小的地方文化特色中转向整个城市空间的建构,增强对精神特质的接纳。

  就第三空间而言,需实现民间节点传播,提升体验感。网络化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主导的传播格局和传播生态被改变,社交关系主导下的空间成为新一代的传播空间。在信息的传播与互动中,第三空间得以建构,而其中充斥着的便是信息。在社交媒体中,人们彼此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城市形象也在交往关系中得以建构。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成为城市的标签,更在民众的视角中被具体化。因此,在第三空间中的城市传播,则以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为主。而互联网中的世界也不仅仅局限于静止的图片和冰冷的文字,而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心灵感受,为公众提供直接的接触感知。此时,民众力量的崛起也使得城市空间的传播更具有真实性和体验感。

  对外传播背景下的形象构建也有了新方式。

  其一,凭借政治呈现树立目标形象。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主要掌控者,政府在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在“去中心化”的城市形象传播中,政府更适合建构统一的目标和理念,识别清楚形象建构的力量来源。理想的状态是,政府、媒体、普通民众在城市形象建构中发挥不同功能,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全民耦合的合意空间,实现主体式的形象创新。

  其二,依托媒体报道进行营销传播。媒体在对特定事物的描摹中,强化着公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度。因此,在国际传播视野下,媒体更应注意到国际传播受众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取向,并根据语言程度和接受能力调整报道层面,吸纳专业人才,更精准地阐述和传播城市文化。

  其三,借助民众话语实现形象传播。网络化时代最大的不同点便是民众话语权的提升,草根和大V均活跃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话语平台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交媒体的舆论声势。在城市的形象传播中,民众以其亲身体验直接诉说着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到网络中的弱连接,每个个体能够在网状结构中,使城市形象在信息的一节一节传播中构筑起立体化的架构,呈现出城市的独特气质。自2014年开始,鲁迅文化基金会便发起了“大师对话”活动,充分依托绍兴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丰厚的名人资源,以此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传播历史文化,更能够提升民众心中的认同感和共情心,将城市形象的骄傲感内化于民众内心并形成民众话语,使其愿意主动为自己所在的城市“代言”,城市形象在不断的人与人的传播中建立起来。

  城市形象的空间建构是多方力量并发所实现的,其中有城市决策者、城市建设者和媒体宣传者的力量,更有民众在其中的传播呈现。人际交往本身成为城市空间建构的一大重要因素。将历史文化内化为民众心中的热爱与认同,也是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从传播的视角而言,以信息为支撑,拥有话语权的个体在语言表达中也在不断地塑造着城市空间的架构。因此,在城市形象的传播中,不仅要重视媒体的作用,更需注意到在空间生产和传播时,时间、空间、文化、主体力量的交织,从而推动国际传播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