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与此相随,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意蕴,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实践,无不折射出社会历史变迁对心理健康教育观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社会转型让我们思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所要考虑的整体性,即考虑在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时代发展背景。前者指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后者指既要考虑到国际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理念与趋势,如朋辈辅导、助人自助、体验式学习;又要考虑新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普遍影响和我国教育实践中凸显出来的实际问题(如大、中、小、幼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此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考虑到发展性,即将消极应对的观念转变为积极发展的观念。一是要转变人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转变大众固有的、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刻板印象或污名化。二是教育者自身也要转变观念,即强调学生自身心理和成长需要,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具体教育问题也需要考虑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对心理健康消极方面的避免,只有着眼于人的发展,即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才是对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促进。
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它的实质就是从整体性和发展性思路出发,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环境和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富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
一是坚持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方向。我们认为,这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内在契合性,是互相需要、互为补充的关系。尽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对象、内容、任务、工作原则上存在差异,但二者在终极目标、所遵循的教育规律、服务主体,以及在个体思想品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都具有一致性。其次,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思想政治工作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资源。最后,就具体问题而言,思想政治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到位,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很多心理极端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对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仅关注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人群,而是要在整体上提高所有人的心理健康意识。在学生层面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形成去污名化的校园氛围。很多本可获治的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愿意跨进学校心理咨询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会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对和处理。在教师层面上,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形成全员教育的强大合力。专职教师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是先锋,解决的是严重的和棘手的专业问题;政工队伍和兼职心理健康工作者是主力,任务是日常维护和重点监管,但还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自觉做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能够下意识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问题的隐患,及时预警。在家长层面上,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形成家校合作的紧密联系。对于未入学的幼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二课堂,父母还是孩子叛逆期的主要对抗对象;对于大学生,家庭是避风港、安全港,能够帮助孩子舒缓来自学业、就业和人际关系的压力。通过加强家校合作,使心理健康知识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普及到家长群体,可以防止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学校教育”的情况。
三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变。教育模式的理念预设着教育者会根据教育内容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而服务模式则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和需要,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在从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第一,加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是核心。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转变能起到制度保障、规范运行的作用,例如对课程育人、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与咨询、筛查与转介、家校整合,以及社区辐射等方面内容的规范化。第二,编制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要求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充分考虑他们自身的心理状况与需求。因此,编制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已成为推进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任务。第三,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并建立服务体系是途径。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不仅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需要,也顺应了心理辅导的国际化趋势。要实现这种全面过渡,首先要经历从教育模式向教育与服务模式并重的阶段。第四,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服务是关键。应把目光聚焦在学生的发展需要上,促进学生的主动求助行为,通过社会环境的改善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同,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的各项活动。从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心理健康服务,意味着切实地从学生自身需求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以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毕生发展为目标实施教育与干预。
四是实现由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的转轨。这种转向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课程教学建设,保障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主要阵地。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有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而“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则要求关注全体学生。因此,课程理念要从关注不良问题的矫正过渡到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课程内容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以及社会和时代特点,课程形式要多样化并有一定的课时量,按照课程规划,定时、定量开展。第二,加强心理健康中心建设,实现对部分学生的预防与危机干预。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角色,要从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过渡到对心理问题进行预防。这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切实地落实相应的实践措施。比如,在校大学生自杀率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是一条红线,也是绝大部分高校考核心理健康中心的一项重中之重的指标。第三,加强转介机制建设,完善对个别学生的干预。转介机制建设,至少包含以下三点:1.层级。任课教师、家长、社区,以及同学发现可能的问题后,应转介给班主任或辅导员,让他们进行初步的判断;心理健康中心利用更专业的知识,并借助访谈、量表等进行专业评估,如果仍然超出自己的专业范围(如精神分裂),再转介给医院精神科等。2.衔接。做好从一个层级到另一个层级的衔接,包括社区、家长与学校的转介,以及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与医院精神科的转介。3.标准。出现哪些心理问题时需要转介?这些心理问题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指标有哪些?这就需要依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专门的培训。第四,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模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在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转向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几年我国的专兼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要解决这些师资在上岗后如何进行知识更新,如何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就需要定时定点定量接受培训。
五是大胆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典理论内涵和技术应当重视,但在具体实施方法上,既应追随国际研究前沿,又要充分考虑中国实际国情,打开新视野,闯出新路径。例如,不断完善朋辈辅导制度,使具有相同背景的人在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等方面,通过分享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广泛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学校和社区相互配合,促进双方工作绩效的共赢;积极开展心理情景剧等活动,通过学生自编自导,专业心理教师指导,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直观体验,进而将这些体验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探索在新媒介上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除了发布信息、采集信息的功能,结合机器学习和临床专业知识构建预测未来心理健康问题的指标,也是一种新路径。比如,脸书公司最近就已经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基础进行自杀超前干预,在使用者报告自杀意向前就发现问题。此外,强调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分类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方式,实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
总之,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全面推进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其实质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即对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其方向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提高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理念是全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变、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的转变,方法是大胆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式。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决定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必须在社会心理服务框架下,通过心理健康服务的中介作用,逐步走向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央电视台)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