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边疆学在边疆治理中的作用
2020年06月23日 08: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23日第1953期 作者:黎海波

  中国边疆学是一门颇具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中一门研究中国边疆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综合性学科,融合了地区、民族和边界三种要素。

  学科快速发展

  中国边疆学是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界努力探索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边疆学得以快速发展,其中又以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一个重要分界点。

  中国边疆学研究主题包括古代治边研究、近代边疆舆地学、边政学和边疆史地研究以及现代的边疆治理研究。从研究学人来看,1992年,邢玉林首次发表了带有“中国边疆学”概念的文章。1997年,马大正发出了“创立中国边疆学”的呼吁。在中国边疆学的构建方面,总体可以概括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主要借助于历史学等学科方法开展边疆研究,另一个阵营主要借助于政治学等学科方法开展边疆研究。

  从研究平台来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云南大学边疆治理研究中心和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和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院等,是中国边疆学研究机构和平台的主要代表。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始终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从研究方法来看,除了传统的历史学方法之外,政治学、军事学、法学、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考古学、语言学、宗教学、人口学、信息学、地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也都逐步融入进来。不断借鉴和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方法,是中国边疆学得以持续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积极服务实践

  国内学者一开始就将边疆学定位为“中国边疆学”。中国边疆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融合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基于思想、制度和对策等层面,梳理我国边疆治理的历史脉络,阐释我国边疆治理的时代表征,破解我国边疆治理的发展难题,从而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

  自1983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现为中国边疆研究所)在学科发展规划中就一直强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主要借助于历史学等学科方法,研究历代中国边疆治理、疆域构造、近代中国边界变迁和疆域理论等问题;应用研究则基于维护中国边疆的稳定与发展这一目标,借助于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民族学和地理学等学科方法,开展对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关系状况和区域安全稳定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国边疆研究所后,在研究方向上进一步提出了“123战略”,即以构建中国边疆学为核心,建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支队伍,通过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发展三个重点研究方向,突出新疆、西藏和海疆三个重点。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既给我国边疆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我国的边疆治理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边疆地区的开放发展与安全稳定等问题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云南大学的中国边疆学研究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紧抓住“走出去”及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工程,将学科建设和研究目标融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带”建设之中,积极主动地对接和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

  融入边疆治理

  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边疆治理摆到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提出了“治国必治边”的重要战略思想,提出了治边稳藏等一系列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的边疆治理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推动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一背景之下,进一步推动中国边疆学和边疆治理深度融合,可以从两方面着力。

  其一,要站在时代潮流的前沿,积极回应时代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边疆学,实际上就是理论发展对于边疆发展现实需求的一种回应。基于中国边疆发展的日新月异,国家对解决边疆问题的理论研究需求也日趋旺盛。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概括和解释实践,更在于引领和改造实践。因此,面对新时代和新潮流,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学,是学界的使命和责任。

  其二,基于边疆特色和问题导向,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国边疆学。无论是边疆学还是边疆治理,其对象都是边疆。边疆不仅具有“地区”的一般性特征,而且还具有不同于“地区”的民族和边界特征。中国边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特点往往被归结为“交叉性”。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中国边疆学的研究方法应是多元的。但这种交叉性,并不是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罗列杂糅,也不是相关学科研究内容的简单拼盘,而是基于边疆特色和问题导向,多学科融合又具有自身特点的理论建构。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