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脱贫目标的决胜之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进。目前,脱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期,要解决的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困中之困的问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个战“役”叠加,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3月6日,在党中央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指明了方向。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扶贫脱贫举措,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从10.2%降到0.6%。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越到后面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全党上下要强化政治担当,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强化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领导责任体制,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要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形成社会合力,将脱贫工作进行到底。
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认识到位才会行动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指引。长期以来,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注的工作之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了“执政为民重三农”“以人为本谋三农”等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指南、根本方略和力量之源,系统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一系列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合力扶贫、内生扶贫等方略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脱贫工作尤其需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推进党的制度安排。脱贫攻坚不仅要抓住人这个根本,还要抓好制度建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在扶贫实践中构建了完备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奠定了脱贫攻坚的制度基础。兜底保障、结对帮扶、督查问责等制度体系助力脱贫效果显著。新形势下,要继续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和防止返贫的制度保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重抓好人事机制、分配制度、保障体系等事关贫困地区长期发展的制度安排,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长效机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夯实党的基层工作。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也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经验。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战斗堡垒。基层工作事关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关键。基层干部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做事闯劲和干劲冲天的工作热情,能够发挥埋头苦干的精神。各级政府要切实抓好基层干部的培训和锻炼,不断增强其工作本领。
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抓好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提升党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可见,广大扶贫干部能否作风过硬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牢记责任和使命,坚守扶贫岗位,为脱贫攻坚作出了巨大贡献。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新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各级领导干部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喘口气”“歇歇脚”“差不多”的松懈思想要不得,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形式主义更要不得。要压实领导干部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严格执行脱贫军令状,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党员干部要切记“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积极发挥敢言、敢管、敢当,求精、求实、求细的精神,面对问题迎难而上,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保证。当前,脱贫攻坚战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越是到关键时刻,越要有担当精神,越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凝心聚力打硬仗。“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必将迎来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成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中国国际减贫理念与实践研究”(19BKS19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温州大学研究基地)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