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技术革新在文化演进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在文艺领域的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那些运用了数字和网络技术的,集跨媒介性、多符号复合性、文学与艺术交融性于一体的新媒介文艺形式。中国新媒介文艺的发展速度之快、生产力度之大,形成了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国新媒介文艺现象”。面对文艺现象在生活世界中的不断演变,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应在现象层面展开描述和阐释,在价值层面作出判断和引导,并最终在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建构,以指导文艺实践。在这种学术情境中,我们需重视中国新媒介文艺批评话语的建构问题。
范式转换与研究现状
当下,以计算机数字化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已形成一种变革性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也催生了大量新媒介文艺实践。而与这种文艺实践相对应的新媒介文艺批评则有些滞后。当代中国的文艺批评话语建构从书写—印刷(旧媒介)范式向数字—网络(新媒介)范式的转换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能性。
就国外新媒介文艺批评研究而言,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交互诗歌、程序写作方面的批评主要来自艺术家,他们的创作主张和批评活动构成了新媒介文艺中具有实验性的数字文学批评的滥觞。21世纪以降,更为大众化的新媒介文化现象得到批评家的跟踪和关注,批评家多从大众文艺作品、新兴视觉文化、赛博文化、大众传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方面展开批评。国外的新媒介文艺批评研究为当代中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资源。
国内新媒介文艺批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狭义上的批评和理论联系紧密,主要沿着以下路径展开。一是新媒介艺术批评理论研究,如黄鸣奋的“电脑艺术学”“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位置叙事学”研究等。二是新媒介文学研究,如李顺兴的超文本文学“形式美学”研究,须文蔚、林淇瀁的“台湾数位文学”发展传播研究,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文学评价”“网络文学批评史”研究,以马季、邵燕君、周志雄等人为代表的网络文学批评,黎杨全的网络文学虚拟体验研究等。三是新媒介文论的相关问题研究,有黄鸣奋的“超文本诗学”研究、欧阳友权的“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研究、黄发有的“当代文学传媒问题”研究、金惠敏的“媒介后果”研究、陈定家的“超文本与网络间性”研究、张邦卫的“媒介诗学”研究、胡友峰的电子媒介与文论转型研究等。四是融会文和艺的“媒介文艺学”相关研究,如单小曦提出的媒介存在论、“媒介说”文艺观、文艺媒介生产论等。
从比例上看,国内新媒介文艺批评研究讨论最多的是网络文学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网络文学批评原理、评价体系及批评标准的研究上。在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创作、管理、经营、阅读和评论五位一体的网络文学“批评共同体”,网络文学批评话语与当代文艺批评理论框架的互融,网络文学批评从基础问题向前沿问题的转向,网络文学批评面对的“异托邦”与“新现实主义”,“主体间性数字交互性”与合作式网络文艺批评范式,网络文学评论的生成性、跨媒介、跨艺类等多元化尺度,网络文艺批评的本体、主体、对象等相关理论问题,网络文学带来的对“文学性”定义的再思考,网络文学的文化生态批评,网络文学批评的伦理取向与审美取向,等等。可以说,学界关于当代中国新媒介文艺批评的研究在近十多年间呈现出越来越热烈的氛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理论性仍算不上充足,且主要集中在新媒介文学上,从整体来看,其在批评话语的建构上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而中国新媒介文艺批评话语的基本形态构成、具体建构方式和理论价值等问题,尚有大量可拓展和提升的空间。
哲学基础与形态构成
当我们寻求新媒介文艺批评范式转换的哲学基础时,可围绕经验、媒介、技术、伦理等紧密联系着的议题展开。第一,“经验—媒介”问题。从经验哲学和美学来看,文艺可以成为改善人类整体经验的有效手段。媒介作为人的感官的延伸与放大,可揭示出新媒介文艺所蕴含的不断更新人类整体感性能力,以及持续改变人类文化经验的巨大潜能。
第二,“媒介—技术”问题。在媒介研究中,媒介往往被视作一种感知技术,是形式也是内容,决定了讯息的显示方式。人们通过媒介来认识世界,媒介意味着呈现世界的技术(书写—印刷媒介、电力媒介、数字—网络媒介)。借鉴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的观点,技术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作用于世界中各种情境的探究工具;而在后现象学中,技术则可被视为人们经验世界的媒介。新媒介文艺就是涉及人与世界之新关系的审美性存在。
第三,“技术—伦理”问题。在对技术理性进行批评时,必须强调若基于一种“责任”伦理学去使用新媒介技术,人们就有可能解放和发展自身的能力。作为沟通、共享意义的仪式性文化观的“传播”概念,或者“地球村”等类似表述,都表明新媒介文艺有助于推进人类福祉。
基于对上述新媒介文艺的普遍性哲学基础的理解,可进一步对新媒介文艺实践展开形态构成(亦即类型批评)方面的研究。首先,当代中国新媒介文艺实践的类型批评具体可分为四类,包括针对呈现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文艺实践的主流文艺批评,针对学院派或先锋派的原创性、艺术性创作实践的精英文艺批评,针对满足普通读者日常娱乐需求的通俗文艺生产的大众文艺批评,以及针对如人工智能文艺生产等特殊智能媒介文艺实践的智媒文艺批评。其次,在这些不同的新媒介文艺实践的类型批评中,需要运用不同以往的、基于新媒介环境的主体性、整体性和当代性批评原则。它们分别是呈现数字媒介化、网络主体间性和协作式的主体性批评原则,统合了诸种媒介形式、文艺类别、时空经验的整体性批评原则,以及聚焦新媒介文艺的“中国现象”和“中国经验”的当代性批评原则。最后,当代中国新媒介文艺实践的类型批评不仅是新媒介文艺批评话语建构的核心要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形塑一种支撑新媒介文艺理论建构、新媒介文艺史建构的话语资源。
价值研究与话语建构
面对新媒介文艺的范式转换,文艺批评的价值论本身也不应囿于传统,而应在逻辑、审美和伦理三个维度重新展开讨论,进行价值论层面的研究。
第一,逻辑价值问题。需要解决技术逻辑和文化逻辑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对新媒介文艺生产的评价,要以符合新媒介社会现实的思维去展开。既要考虑其中媒介叠加、融合所形成的媒介链或“再媒介化”的技术逻辑问题,又要考虑有别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数字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问题。
第二,审美价值问题。主要涉及艺术标准和审美接受两个维度。一方面,在新媒介带来的社会文化变革下,最基本的艺术标准或美学原则仍然是价值判断的根据,“文艺性”是在跨媒介、跨艺类的发展中演化而非消失。另一方面,新媒介文艺现象中多元主体的审美接受也是审美价值评价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延伸至文艺生产和批评的合作性、生成性、在场性等问题。
第三,伦理价值问题。可从叙事伦理和情境伦理两个层面推进。前者主要集中在类型化、模式化的中国网络小说领域,结合伦理学观点评价叙事中蕴含的伦理类型、倾向和价值。后者涉及广义的新媒介文艺,探究技术与艺术双重伦理性在新媒介文艺中的价值,而数字生存的深化和虚拟世界的开拓,则可通向一种新媒介美育观。
上述各个问题之间存在学理和逻辑上的内在有机关系,在对其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们可对新媒介文艺批评的话语论建构及其理论应用展开研究。首先,新媒介文艺批评的独特性奠基于一种新媒介话语论之上。相比于媒介环境学,“话语网络”理论提供了更有效的理论资源,聚焦于揭示话语是如何呈现的。新媒介视域中的话语论不仅强调话语由主体之外的权力所建构,而且阐明此权力主要是由新媒介技术本身构成的。其次,如前所述可知,在新媒介文艺的生产中,媒介的自动化和物质性等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占据了文艺批评话语论的核心位置。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话语论不能陷入媒介决定论的陷阱,要辩证思考人与媒介、人文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要全面考量技术性、艺术性、商业性三者的融合问题。最后,我们得出的新媒介文艺批评的话语论,在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建构,尤其是“文艺(文学、艺术)终结论”“审美现代性批判”“数字人文主义”“新媒介文艺生活论”“人工智能文艺生产”等一些新旧重要问题域的探索中,能提供有价值的思考路径,从庞杂的“中国新媒介文艺现象”中建构起有效的批评话语。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课题“当代中国新媒介文艺批评话语建构研究”(20JDZD045)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