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学话语体系建设路径
2021年03月01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1日第2115期 作者:江飞

  在中国,美学作为一门20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人文学科,在20世纪上半叶虽然有一些成就,但总体上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美学学科理论。经过70余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话语和学科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产生了植根于本土的多种学派、学说和一系列优秀理论成果。中国当代美学之所以能够获得较大发展,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总结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经验对推动当代美学话语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立足中国立场 彰显中国特色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立足中国立场,紧扣中国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史话语体系,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重要经验。

  正是由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当代美学才没有“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而是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发展,不断取得重大问题研究的新突破,不断获得重大理论探讨的新成果。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广大美学研究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开展美学研究,探讨美学基本理论,促进了美学的学科建设。例如,对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和基本格局的形成起过决定性作用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和进行的,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第一次成功尝试,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当然,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代表将其教条化,而是将其当作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使其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因此,无论是在理论观点上,还是在谱系结构上,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学派都显然不同于苏联或南斯拉夫的实践美学学派,也不同于西方的实践美学,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产物,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主要代表。

  此后,生活美学、生态美学、环境美学、身体美学等诸多美学新形态的应运而生,以及中国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的学科体系建设,同样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结合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实践而作出的新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学人立足中国立场,紧扣中国问题,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话语体系和美学史学科体系的过程。通过如此点线面相结合、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过程,中国学人逐步实现了从引进吸收西方理论到自主创新研究的转变,提出的一系列理论新形态,不仅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更反哺于西方当代美学,为世界美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兼顾理论品格与实践品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保持哲学的、理论的品格,也持守实践的、现实的品格,使美学研究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当代美学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史证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美学理论只有跟上并回应现实提出的新问题,才能接地气,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中国当代美学形态多样,更迭频繁,且经过了几次重大嬗变,但无论是“实践转向”,还是“生活转向”,抑或“文化转向”,美学研究始终指向人民的根本诉求,始终围绕现实的社会问题。这样既规避了“哲学的贫困”,又有效避免了美学的泛化,较好地实现了“学”与“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从而获得了相应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审美教育”得到大力提倡并成为教育政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满足人民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更高的精神需求,陶冶了人民的情操,更提升了人民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人才保障。再比如,学界大力倡导和深入研究的“生活美学”,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契合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与追求,因而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欢迎与接受。尽管当代美学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也会摇摆于哲学品格与实践品格之间,但总体上来看,理论的美学和实践的美学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齐头并进的,并趋于相互融合。中国当代美学始终服务于人民的审美活动,造福于人民的美好生活,并将在未来的人民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学术论争促进理论创新

  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在论争对话中推动各种美学形态的和谐共存与多元发展,是中国当代美学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回顾70余年的发展历程,美学界的一个深切感受是,一场又一场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关的学术论争贯穿了整个中国当代美学史。比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80年代,关于“形象思维”“共同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的广泛讨论;90年代,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的一系列论争;21世纪以来,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长期论争以及围绕“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等。在新时期以来的一系列美学论争中,学界始终坚持学理性、学术性,始终围绕本土现实中自然生长起来的学术问题,始终坚持美学自身的学科特征和规律,进行开诚布公、各抒己见的讨论,真正实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这显然得益于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

  学术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术论争。正是在这样一种自由平等的对话氛围中,美学界的自由争鸣得以顺利展开,美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得以实现。学术论争也促进了新老学人的更新换代,推动了美学理论思想的完善和丰富,进而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公平竞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良好态势,也形成了各种美学形态相互借鉴、和谐共存、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

  融合古今中西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坚持兼容并包的心态、综合吸收的方法,融合古今中西的美学思想资源进行理论创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促进中国当代美学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中国当代美学学人建设美学理论的思想资源主要有古今中西四个方面: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当下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五四”以来建立的中国现代美学理论、西方美学。正是通过对这四种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与创造性改造,中国当代美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产生了诸如蒋孔阳的“创造美学”、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等多种理论形态。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持守“人类视角,中国眼光”,不唯某家某派,既不割裂古今,也不对立中西,而是始终坚持兼容并包的心态,坚持综合吸收的方法;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又批判吸收西方现代理论成果,并有意识地发掘中国哲学、美学的独特价值,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毋庸讳言,目前西方美学的话语影响和理论渗透依然强大,中国当代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上还需进一步提高,为国际美学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具有标识性和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还不够多,这就更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经验。一方面,继续译介、引入西方美学研究成果,根据本土现实语境、艺术实践和学术自身发展规律,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批判性吸收和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继续深入开掘和阐发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以及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先辈学者留下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加快推进传统美学思想现代转化的步伐,从“照着说”走向“接着说”,使其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彩。

  总之,面对古今中西的美学思想资源,面对日益频繁的文明对话,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包容的积极心态和文明互鉴的宏大视野,努力沟通古今、融汇中西,促进和完善中国当代美学话语体系建设,并使其融入世界美学之中,为世界美学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中国美学的存在论转向与理论形态建构研究”(18BZX14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