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的诞生有以下几个背景:一是传统中文学科只教学生读写,学科观念老化。学生有习得但无创新能力促发,有阅读但无创作能力培养,学科本身的发展需要新的思路和模式。二是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型经济向现代创意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对创意人才提出了新需求,倒逼高校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自我转型。三是创意国家、创意城市、创意社区建设的需求。20世纪末以来,国家层面相继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纲领,很多城市纷纷响应,明确建设“创意城市”(如上海、深圳)或“文学之都”(如南京)的目标,而创意写作学科是这些目标建设的基础支撑学科。
创意写作学科的诞生,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交叉融合为抓手,为当代社会创意化转型提供支撑。这些特征让它先天拥有了“新文科”的属性,有机会成为新文科建设的核心标的。换言之,创意写作学科就是天生的“新文科”。然而,要真正成为新文科建设的核心标的,成为新文科的标兵,在新文科建设中起到引领、带头和标杆作用,创意写作学科应在新文科建设的纲领和视角内,通过更加积极的努力,实现更有作为的交叉与融合,达到更高目标。
首先,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应自觉立于新文科建设的潮头,充当先锋。创意写作学科应主动承担起在新文科建设中承前启后、合纵连横的角色,让自己在新文科建设架构中起到一定的战略性撬动作用,积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内容和精神的支撑。这不仅要体现在培养文学创作人才和文创产业从业人才方面,还要体现在直接面向创意国家建设提供智库支撑等方面。事实上,近十年来,创意写作学科科研在创意国家建设、创意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创意社区建设等过程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创意写作学科作为新文科建设排头兵的价值所在。未来,创意写作学科发展要服务于国家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表达能力,“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与人们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等有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其次,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应强调融合性。新文科要求学科发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交叉、融合、渗透、拓展,同时也要求其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形成文理交叉、文工交叉等新兴领域。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创意写作学科可以突破自身原有的狭小领域,不断拓展深化。如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学科过去五年来一直在进行的人工智能写作研究,就是典型的具有产业意义和学科理论价值的研究方向,未来应继续坚持将其作为学科发展的主导方向进行建设。又如着眼于创意写作学科与文化产业学科融合的文学产业研究,过去很少被学界关注,而这正是当前提升中国原创力的重要载体性产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需要哪些国家政策支撑,需要哪些模式创新、平台创新,需要哪些方面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市场”均衡,文学产业的产业链整合如何进行等,都亟待深入研究。而迄今为止我们在这方面的成果基本还是空白。这不仅仅是一个事关数百亿的经济子行业,更是国家创意化发展的支撑行业,对它进行研究非常重要。再如创意能力的量化评估研究,这是创意写作学与心理学、领导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相关成果不仅可以指导高校教学,也可以指导相关文创企业的人才招聘和培养。
最后,创意写作学科发展应重视创新。创新是新文科的重要属性特征,创意写作学科由传统中文学科的转型、改造和升级而来,本身就是“寻求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新的突破,实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的产物。正因此,很多人认为,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其创新性毋庸置疑。但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创意写作学科在中国的创生已经有十来个年头,由上海大学发起的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迄今已召开了六届。从第一届的100多人,到2020年第六届参会者达到1200人,直播观众超过2万人。中国开设创意写作学的高校,由2012年的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两所,达到目前的500多所,这是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学科依然面临如何创新发展的问题。从过去的引进发展到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不仅要对标国内学科创新,还要对标国际同行。要建构中国话语、建设中国学派,就需要加强学科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研究。只有不断突破学科基础理论,形成新的理论集群,学科才能不断发展,真正与西方对话。中国的创意写作研究在对创意写作的本质认识方面,在对创意思维与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的关系认识方面,在创意写作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在创意写作产业理论建设方面,在人工智能写作的研究突破方面,在创意社区、创意城市和创意国家的建设方面等,都亟待突破。目前,我们的国家实践、学科实践均走在世界前沿,我们的学科研究也应同步于这个实践,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更大的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创意写作与当代中国文学生态研究”(20BZW17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