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进取的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
2020年03月12日 03: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3月12日总第1884期 作者:刘勇

  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学科方向作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藏学院,该专业以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藏语言文学学位点建设为基础,以培养高层次藏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为目标,以科研项目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带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藏语言文学专业一直是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藏语言文学专业以本专业为核心学科,以藏文文献和藏文哲学等各相关学科为支撑学科,加之相关藏区社会治理必需的双语应用型学科体系辅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模式。这样的学科建设模式促进了传统藏语言文学为主的优势专业与藏语言文字记录的文史哲学科相关专业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集成多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培植了新的藏汉双语学科增长点,优化了藏语言文学与藏汉双语相关学科的有机结构。

  该学科方向已经拥有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双师型队伍。现有专业教师31人,高级职称的占46%,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2%。中青年教师比例达86%。该学科方向形成了以藏语言文学为基础,且拥有历史文献学、哲学宗教学、藏学民族学等多元学术背景的师资队伍体系。拥有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全国民族学类国家教指委委员1人。多人获得国家民委优秀工作者、国家民委教学名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等称号。

  藏语言文学师资队伍在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得到了优化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并先后荣获四川省、校级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获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拥有省级、校级精品课程16门。

  目前该学科方向共有硕士生导师11人,博士生导师3人。藏语言文学中的藏族古典文献学方向博士的培养由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刘勇教授负责,藏语言文学中的藏语言及藏族文学方向博士的培养由索南才让教授、贡保扎西教授负责。

  近年来,该学科方向教师承担了大量有特色、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如先后主持了“藏文木刻板文献起源与发展”“‘藏文典籍文献的整理与全文数字化研究’数据库平台建设” “藏蒙医学历史及现状研究”“藏文世俗法规古文献整理与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4项,“当代藏传佛教发展史研究”“梵藏因明文献中的应成式演变研究”“康巴藏区道孚藏族族群(濒危)语言调查与比较研究”“藏族《世俗论典·邬波罗树》翻译与研究”“藏族传统文化与构建藏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藏族口传文化传承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出版了《四川藏区的民俗文化》《藏族文学简史》《诗意的栖居——藏族当代作家心路历程》《藏族当代作家双语创作研究》等著作。项目成果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民委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共计21项。该学科方向教师主持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涉藏文献数据库建设及中国藏学话语体系构建团队”“四川省康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创新团队”等学术平台也为藏语言文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抓好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藏语言文学始终怀着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赤诚之心,充分利用社科基金项目、教改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等,通过促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藏语言文学方向培养的人才除了需要具备较扎实的国家通用语及必学思政课以外,还需熟悉藏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在听、说、读、写、译方面能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藏汉双语,学习藏语言文字记录的文史哲学科的其他主要课程。藏语言文学方向的研究生教育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将科学研究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使人才培养有了可靠保障。藏语言文学方向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过硬,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屡获奖项,不断为社会输送优质专业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 刘勇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