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文明:南美洲古代文明的瑰宝
2024年02月19日 09: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19日第2834期 作者:刘博

  16世纪之前,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发展出一个独特的古老文明——印加文明,其与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被誉为美洲三大原生古文明。印加文明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熠熠生辉璀璨千百年。

  印加文明悠久的起源

  印加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4世纪左右蓬勃发展的安第斯文化。安第斯山脉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独立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人类至晚在约12000年前已经进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经过几千年的游牧和农耕生活,培育种植了玉米、马铃薯、甘薯、南瓜、西红柿、花生、辣椒、古柯、木薯、棉花和藜麦等作物,也驯化了羊驼、大羊驼、鸭子、豚鼠和狗,并逐渐发展出纺织技术、金属冶炼加工、石头建筑和梯田技术。沿海地区的人最早定居下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文化聚落,又经过数千年,生产关系由自给自足的公社向奴隶制社会转变,形成为数众多的小国,为印加帝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大约在12—13世纪,一支生活在安第斯山脉高处的部落迁徙到秘鲁东南部的库斯科山谷,定居下来发展了农业,兴建了城市,建立了以库斯科为首都的王国。仅仅经过200多年的经营,这支部落使用军事和政治手段,向四周扩张形成了一个覆盖了安第斯山脉大部分地区的强大帝国。印加帝国版图大致为今天的秘鲁、阿根廷、哥伦比亚和智利等地,治下人口约有900万至1600万。印加文明虽然没能发展出车轮、冶铁、文字和货币,也缺乏大型驮畜,但仍能在南美洲众多的文化中脱颖而出并发展到较高的文明程度,得益于天时地利和几代人励精图治的努力。

  印加帝国惊人的崛起

  考古学家布莱恩·鲍尔(Brian Bauer)于20世纪80年代在库斯科山谷发现了数千个不为人知的印加遗址,揭示了印加帝国崛起的时间大约在12世纪。早在约1100年之前,由于长达百年的严重干旱导致秘鲁高地小国间为争夺水源相互征伐,使原有的国家衰败,难民四散。而在库斯科周围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山谷中,印加人逐渐形成十几个能够进行有组织防御的小国。到1150年至1300年之间,库斯科周围的气候变暖粮食产量增加,最终变成了统一的王国。随着气温的攀升,印加农民开垦了更多山坡上的梯田,将可耕种线抬升了200到300米,印加人兴修水利工程灌溉作物,增加了收成。有了粮食的盈余便可以开发耕地,修建军事工程、道路和供养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加帝国的国力也不断增强,其通过加速联姻和威慑手段吞并或联合周边小国。印加帝国以库斯科城为起点向四周不断扩张,直到最终统一库斯科地区。

  此后的历代印加君主又将目光投向了南方肥沃的喀喀湖盆地。喀喀湖地区存在着几个实力强大的小国,总人口约40万,有富饶的耕地和成群的大羊驼和羊驼。大羊驼可以在山地驮行三四十公斤的装备,大羊驼和羊驼也可以提供肉食和皮毛。邻国的良田和驼群是国力强大的象征,也是印加潜在的威胁。大约在1400年中期,印加历史上最强悍的君主——帕查库特克·印加·尤潘基开始向喀喀湖地区征伐。经过残酷战争最终战胜了喀喀湖地区的小国,为印加人建立统一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业。1471年,帕查库特克的继任者图帕克·印加·尤潘基又将帝国扩张至4000公里之广的范围。至此,仅仅在200年时间内,安第斯山脉地区迅速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印加帝国。印加人称自己的国家为“塔万廷苏尤”(Tawantinsuyo),意为“四方之地”。以库斯科城为中心向外辐射,通往国家公路联系着帝国四方的边境。“印加”一词即为“王”的意思,是塔万廷苏尤的最高统治者。

  印加文明发达的表现

  首先,印加在工程技术领域,如建筑、修路和梯田技术方面体现出高度的文明。

  印加人的建筑技术高超,独特的砌石工艺精妙绝伦。这种工艺是将岩石反复铣削出几何平面结构,使巨大的石块与石块完美咬合,不使用任何砂浆黏合,且缝隙紧密以至于无法插入刀片。著名的马丘比丘遗址存在大量此类技术的墙体,尽管经历了许多次大地震的破坏,结构仍十分稳定。该城建于15世纪中期,共400多间石屋,有神庙和宫殿,沿用百年后被遗弃。印加最大的城市遗址是喀喀湖北部峡谷深处的伊斯坎瓦亚城,印加帝国时期有几万人。印加人还修建了许多宫殿和皇家园林。修建园林时往往会推平山丘,排干沼泽,构筑梯田。此外,印加人还修建了谷仓和风干储存食物的仓库,可以长期保存粮食,也说明印加人建筑技术的发达。

  印加人修路的成就举世瞩目。印加公路以首都为起点连接帝国各地,包括约8500公里的主干道和30000公里的分支小径。印加帝国的道路网,横跨15种地貌区,多建于安第斯山脉复杂地形上,其建设难度可想而知。不过,印加人发明了藤蔓索桥技术。利用巨大的藤蔓编织索桥,可以跨越几十米的河流和深谷。道路沿途修建城镇、驿站和谷仓的设计在当时也十分先进。

  印加人修建梯田的技术体现出其文明的程度。印加人通过修建水库、水渠和梯田解决了安第斯山区农耕问题。梯田的台阶是用石块砌筑的挡土墙构成,挡土墙可以蓄水保墒,也可以白天吸能夜晚缓释,利于作物生长,在高海拔严寒干旱地区其作用尤为突出。印加文明的鼎盛期,梯田系统覆盖了整个秘鲁约100万公顷的土地。印加农民掌握了高海拔种植技术,种植了约70种作物,而马铃薯、藜麦和玉米等主粮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其次,印加人在食物存储、医疗技术、天文知识方面达到了先进的程度。印加人发明的脱水冷冻技术,可使马铃薯储存3—7年。加之在高寒地区通风的石屋里长期储存藜麦和玉米的技术,印加人可以有效应对干旱年份带来的粮食减产和饥荒。医疗方面,印加人的麻醉术和“T”形铜质手术刀,以及开颅手术都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其他国家。考古发现,印加人头盖骨上有人工切割和骨质生长的痕迹,说明手术后又存活了多年。在天文、历法和数学方面,印加人建立了观象台,测得一年有365天零6小时,制定了太阳历和阴历。印加人采用10进制单位,并采用一种称为“奇普”(quipu)的彩色结绳记事工具来记录历史和运算数学。

  此外,印加人在金属加工、纺织技术方面也比较先进。虽然没有冶铁技术,但印加人的金属加工技术比较发达,如铜、金、银、铅、锡、汞的冶炼,也会用汞来提纯黄金。印加人的武器、器皿和金属工具一般为铜制或铜合金,饰品一般用金银加工。印加人的金银饰品加工技术达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平。由于大量使用黄金,印加帝国也被欧洲人称作黄金帝国。印加人的纺织技术水平也非常高,其纺纱织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无论是毛纺织还是棉纺织产品都制作精细,图案精美。出土的许多1000年前的纺织品被公认为是古代织造技术的奇迹。

  印加文明的突然消亡

  在辉煌了两三百年后,印加文明突然衰落了。其衰败最主要的原因是内乱、瘟疫和西班牙入侵。印加君主拥有最高权力,但皇位继承往往引发内斗,15世纪末,图帕克死后,通过皇位争夺,瓦伊纳·卡帕克(1493—1525)即位,1525年因传染病而死去,印加再次陷入更长的皇位争夺内斗之中,一直延续到1532年西班牙人入侵秘鲁。在之后的几十年,西班牙殖民者杀死了皇帝并扶持傀儡,不仅给印加带来了传染病,还掠夺了印加的黄金,烧毁了记载历史的“奇普”,并夺走了象征祖先崇拜的皇帝的木乃伊。在随后的动荡中,印加庞大的道路网络、粮仓、神庙和庄园也慢慢陷入荒废。西班牙人以极为微小的代价,征服了千万人口的印加帝国,印加文明就此迅速走向衰亡。

  通过考古发现,今天的人们逐步揭示了印加文明辉煌的历史。随着考古学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印加文明的发展程度逐渐为世人所知。印加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许多知识,它不仅是古代南美洲的瑰宝,也是全世界古代文明的瑰宝。

  (作者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