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标新立异”的创新更多机会
2024年02月19日 09: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19日第2834期 作者:练志闲/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美国犹他大学官方网站1月12日发文称,创新是艺术、商业、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力,但推动创新的新奇想法往往面临阻碍,甚至无法被采纳。为什么一些好的想法需要多年时间才能被广泛接纳?该校研究员韦恩·约翰逊(Wayne Johnson)可能找出了个中缘由。他发现,一个想法越新奇,引发的反应差异就越大,越难被大众接受。

  约翰逊曾被要求开发一项课程,然而要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教授这门课程需要5年时间。他表示,产生一个新的想法只需5周,完善这个想法需要5个月,然而要说服他人实现这一想法却需要5年。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创新最困难的部分在于想法产生之后。

  他的研究团队进行了5项研究,其中一项分析了2015—2022年间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的523部电影的观众评价,这些评价来自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影评人。专业人士的评价本不会相差太远,然而与传统电影相比,他们对较为新颖的电影的评价却天差地别。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对电视节目《创智赢家》(Shark Tank)中推销的产品的评价,发现那些最新颖的创意得到的评价差异性最大。人们越不熟悉某件东西,就越容易对其价值产生不同看法。也就是说,一部电影或一家公司越是标新立异,它获得的意见范围就越广。

  研究结果表明,对新创意的评估之所以呈现较大差异,是因为评估者对新创意进行评估的共同参照较少,因此判断更加依赖特定的知识和偏好。

  约翰逊表示,问题在于,人们看到褒贬不一的评论,就会认为这是一个负面信号,进而减少支持度或兴趣。人们没有意识到,当一个新颖想法出现时,评价差异大是意料之中的事,甚至是其“创造性”的证明。显然,对新颖想法的这些矛盾评估可能会导致错失良机。

  在约翰逊看来,目前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产生创意上,但缺乏创意往往并不是关键问题,创意是无穷无尽的,难点在于如何让人们支持和认可这些创意。约翰逊及其团队的结论是,人们将价值判断的分歧视为负面的、有风险的特征,从而降低对新创意的支持度,对于专家而言也是如此,因此无法指望专家就某件事是否具有创新性达成一致。约翰逊认为,一方面,决策者应该确定评估者在依靠什么参照物来评价新想法,另一方面,他们应该专注于使用最相关、最有效的参照物进行评估。这一策略可以在许多相互矛盾的评估所造成的混乱中建立秩序,给予创新实践更多机会。(练志闲/编译)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