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融入·互识·共进
—— 中国当代学术“走出去”策略
2020年01月10日 08: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月10日第1855期 作者:陈小慰

  中国当代学术“走出去”,不仅体现在相关论文、专著、译著在国外的发表和出版,还应该体现在探讨和解决本国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与国际研究大趋势的良性互动上。两者都需要学者们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沟通,主动参与、融入、互识、共进。它并非只能靠专注于单向的“输出”达成,还可以通过其他多渠道多方式努力而达成。其中,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就是渠道之一。

  增进学术互识

  通过参加会议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不仅可以使自己的学术成果得以在国际平台上交流,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获得学科的前沿信息、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在获得国外同行认知的同时,增加对国外学术同行及其研究成果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尤其是会议发言后问答环节及会议期间与国外学者的人际交往互动,常可使人获得与一般阅读书籍论文所不同的学术营养和启发。例如,2015年7月,国际修辞学史学会第20届双年会在德国图宾根大学举办。该会议每两年在欧洲和美洲国家轮流举行,汇聚五大洲修辞学和相关领域的学者,堪称国际修辞学界的盛会。会上,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刘亚猛教授作为大会特邀的四位主旨发言人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作了关于中西修辞术语相互阐映的发言,引发国际修辞界对中国修辞思想的浓厚兴趣。

  又如,2018年8月,北海道翻译传译认知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CATIC)第四届会议在日本札幌市北海道大学举行。在会上,中外学者围绕翻译与认知问题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开放、富有启迪的阐述和讨论。与会外国学者对中国学者对国际翻译和修辞前沿理论的了解和掌握,以及结合中国实际加以互动融通,旨在解决中国对外翻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创新表示赞叹。

  再如,2019年7月,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承办的国际修辞学史学会第22届双年会在新奥尔良召开。会上,中外学者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理论探讨。整个大会安排紧凑,学术气氛浓厚,亮点突出,充分反映出国际修辞学及相关研究的前沿动态,使与会学者受益良多。如上所述,参加国际会议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互动不仅加深了彼此的学术认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学术“走出去”,传播好中国学术声音。

  促进学术认同

  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不仅要努力通过论文、专著、译著等将我们的学术话语“打入”西方话语场域,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国际会议平台,更多地参与和融入国际学术“公共领域”和“主场”,在获得认同的基础上发中国学者之声,阐中国学者之创见。在了解西方的同时,也让西方了解我们,达到学术上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很重要的一点是,会上与国际同行的沟通有助于印证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提升研究质量。它不仅有利于增进学术观点上的相互了解和认同,也为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提供了来自国际上的案例。笔者在参加相关国际会议中深刻体会到,翻译修辞学作为翻译研究分支学科助力国家对外翻译传播的重要价值。翻译修辞研究关注如何通过翻译,创造“和而不同”的语言对话环境,拉近不同文化的距离,呼应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对加强对话与合作的共识和需求,紧跟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它吸纳和借鉴西方修辞理论研究发展成果、结合中国实际,尤其关注我国对外话语传播,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翻译问题的中国理论和实践话语。它立足的是翻译话语活动跨语言、跨文化、面向译语受众、在特定场景中发生的本质和双向互动性质,着眼的是“有效运用”译文语言这一象征手段,使译文具备在特定译语社会文化环境中能够对特定受众产生预期影响力的潜能。着重思考翻译过程中说服力的产生机制,突破翻译修辞仅与文学和文学修辞手段翻译相关的传统观念和研究路径,着眼翻译的社会互动特点,为翻译本质、翻译主体、翻译语言、翻译语境、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等诸多广受译学研究界关注的问题带来新认识。同时强调在翻译实践中增加修辞意识,充分考虑翻译活动发生的动态特性,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因应策略,力求最大可能地实现翻译目的。

  开拓学术视野

  参加高端国际学术会议还有助于捕捉国际学术前沿动向,在真正意义上看到和感受相关学科领域的大世界,打破惯有认知,开拓学术视野。举2019年国际修辞学史学会第22届双年会主题“populism”为例。该词常见的中文翻译有“平民主义/民粹主义”,多数人在认知上主要将其归类于政治修辞。但会上更多学者聚焦这一概念在上下数千年历史中的人文内涵,以及涉及社会各领域的修辞功用,对其进行了历史的研究和贴近现实的学理解读和应用探讨。考察“populism”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修辞表现以及发挥的各种作用,褒扬其人文蕴涵,阐释其积极人文意义和社会作用的清流涌动其中,充分体现出国际修辞史学界在学科史研究的大背景下,对现实社会和普通大众的关切。会议论题涵盖科技与媒体修辞,修辞概念与意识形态,播客与流行修辞,对修辞概念的再思考,关于伯克、帕尔曼与平民主义思想,社会管理修辞,修辞教育,人文修辞,修辞与经济学,修辞的接受问题,女性主义修辞批评,修辞与时政等话题。会上“呼唤充满希望的‘populism’修辞”,成为引人瞩目的基调。学者们对populism的概念推陈出新,以古论今,与时俱进,作出“平民化/平民关切/大众化/亲和/流行/接地气”等解读,其触角之深远广阔、之接地气,给人以耳目一新、眼界洞开的认知冲击。对修辞以及翻译与修辞的跨学科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学术动向。

  激发学术思考

  参加高端国际学术会议还能够激发学术思考,推动本国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与国际研究大趋势良性互动。从国家“走出去”的重大关切出发,在翻译政策制定和译作文本的选择上,也要更多考虑面向国外大众读者,扩大中国文化在普通民众当中的正面了解和认知。要“走出去”的不能只是经典文学或严肃文学,而要多元并举,贴近普通译语大众的需求,多提供反映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作品;在翻译实践中,要更多关注如何针对大众读者,采用鲜活易懂、富有生活气息的“平民化”语言策略,而不是深奥难懂的晦涩文字。在选用某个译文表达时,一定要考虑对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了解的国外受众对其的反应和想法是否贴近翻译的预期效果,是否会引起并非翻译所想要的“言外之意”,并作灵活调整。庄重高深属于小众的经典学术语言,适用于面向研究者的学术文本翻译;而面向普通大众的读物,在译文语言使用策略上,需注重亲和与平民化,以利于其被大众读者理解与接受,有效实现翻译目的。

  当今国际潮流提倡沟通、合作、共赢。在此大背景下,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不能只囿于对语言文本或文本语境的关注,而要把目光转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对翻译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加大对翻译在改善不同社群之间的理解、促进社会发展、加快人类进步等方面的作用和可为空间的研究和实践。在研究当中,我们不但要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要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促进不同文化更好地共存。探讨不同语言、文化的社会群体乃至国家的互动过程中影响力和说服力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在翻译中灵活运用语言策略,协调和促进这种互动行为,努力争取更多的共识,使翻译在促进不同文化群体的理解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服务国家对外话语传播的‘翻译修辞学’学科构建与应用拓展研究”(17BYY2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