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网络文学批评新视野
2021年09月17日 09: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17日第2254期 作者:

  编者按:中国网络文学经过3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奇观。在媒介、信息、市场耦合而成的复杂场域里,传统批评面对体量庞大、更迭迅疾的数字文艺创作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系统性、宽领域、多层面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批评标准亟须建立。利用数字人文、算法、数据库等前沿交叉研究方法切入批评现场,以“超美学”、类型学、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作为持论逻辑,是推动中国网络文学批评健康发展的有效尝试。

  网络文学评价的三个悖论

  网络文学创作的巨大体量与理论评论相对滞后所形成的“倾斜的文学场”,使得大量的网文作品得不到评论界的关注,一些重要的网络文学现象与问题也难以得到及时分辨与解答。究其原因,除了从事网络文学研究与评论“人手短缺”和传统学术之于网络文学的“视觉盲区”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网络文学评价本身遇到了一些难以绕开的悖论式选择难题。

  市场·媒介·信息:多维度理解网络文学

  2021年网络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是“网络文学30年”,这与2018年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学20年”庆典活动极为相似。2018年以来,有关“网络文学20年”论文出现井喷现象,呈现出一派“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繁荣景象。谁料3年以后,“网络文学30年”就迫不及待地粉墨登场,“20年”的明日黄花瞬时被碾压。

  数字人文:实现合作式网络文艺批评

  近几年,笔者不断倡导合作式网络文艺批评,并将这种批评模式运用于实践中。合作式批评具有学院派个体化批评不具备的优势。但要想使之取得范式上的更大突破和更大成效,需要引进“数字人文”的理念和方法,实现合作式批评的跨学科、跨领域发展和智能化升级。

  网络文艺评论的“数据”面向

  时至今日,网络文艺的发展已经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边缘走向中心,由小众走向大众,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与它蓬勃发展之势不相称的是,网络文艺评论建设似乎踯躅不前,陷入了某种困境

  用“算法”推进网络文学批评

  网络文学因数字技术而生而兴,所以网络文学批评在方法上理应自带数字化基因。结合网络文学的类型化特征和近年来兴起的数字人文研究方法,作为量化研究利器的大数据管理与深耕文本定性研究的类型学方法结合,是网络文学批评的重要方向。网文批评界对类型学批评较为认可,但对算法批评却认识不足。这既与观念有关,也和人文批评的技术区隔相连。

  “类型”视域下的网络文学评价

  网络文学评价可大体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类标准。以思想性(如批判意识、情感关怀)和艺术性(如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为中心的微观评价,更加适合传统文学,面对体量庞大、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则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将网络文学看作一个整体,从传播学、产业组织学和媒介发生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这种不区分体裁、题材的宏观视域,之于生命力鲜活的网络叙事,总给人带来言不及物和隔靴搔痒之感。

  以超美学视野考察网络文艺

  鲍德里亚提出了“超美学”(transaesthetics)的概念。所谓“超美学”,就是“世界的全部工业机器发现自己被美学化了,世界的所有无意义也被美学理想化了”,也就是说,“所有事物都有所含义,所有事物都有附加的美学价值”。(《超政治,超性,超美学》,《世界美术》2013年第1期)这样一来,艺术被增殖了,每个人通过现代技术,尤其是现代媒介技术,把无意义或有意义的场景符号化,从而获得了超美学的价值。网络文艺无疑涵盖了超美学的本质属性,通过媒介及其附加的影像与文字,每个人变成了文艺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超美学视野中来考察网络文艺。

  网络文学:时代精神“探测器”

  从表象上看,网络文学多是幻想题材,好像与现实没什么关系,但如果从作品背后的阅读文化心态出发,就会发现中国网络文学紧密贴合时代文化潮流,表现不同时段的社会心理,那些生动好看的故事折射了不同时期读者阅读心态的变化,是时代精神的“探测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