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当下我国乡村振兴已进入数字乡村建设的崭新阶段,要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就必须重视数字技术、信息手段在基层党建中的应用,以数字党建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数字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强基固本,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乡村一线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和保障。推行数字党建是更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切实提升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精细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为乡村善治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有利于良序善治,确保乡村治理体系合理搭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令乡村治理面临许多新变化、新问题和新挑战,信息获取方式的巨大变革同时提升了出现舆论事件、突发情况的概率。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乡村建设的重大使命,作为战斗堡垒有必要为一线干部提供与时俱进的工具支撑。通过强化数字理念和赋能理念,运用智能互联技术快捷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为激发良序善治的蓬勃生机提供充沛的智力支持。
有利于正风明德,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乡村治理的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党员教育带动村民教育,通过多媒体呈现方式,为红色题材拓展线上传播渠道,营造虚拟现实教育场景,形成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为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数字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存在的若干问题。乡村数字党建如今仍面临一定的矛盾和困难,在我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格局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基层干部老龄化,缺乏掌握技术的年轻力量。实现乡村善治,基层党员干部是中坚力量和最关键的因素。而在乡村空心化客观条件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年龄构成并不合理,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文化学历水平不高,能力素质与数字党建工作要求不相适应,较难掌握党建工作数字平台乃至社会治理智能手段。人才因素削弱了乡村党建数字化转型的活力,成为数字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一大阻碍。
党建工作观念陈旧,手段原始。数字党建要求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党建工作中深入贯彻透明化、网络化、平台化理念,提升信息管理利用效率,打破传统数据壁垒。但在农村工作现实情况中,仍存在治理方式单一、被动、主要依赖于“铁脚板”的执行力的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日益繁重的社会事务,基层党组织在引领观念变革方面较为保守,难以接受新兴事物。
数字党建引领推进乡村善治的对策建议。强固基层党组,智汇治理合力。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使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传递到农村的终端和末梢,就必须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增强组织资源、数据与经验共享。从先进党组织的数字党建成功案例中汲取宝贵经验,继续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农村党组织在基层的组织力和领导力;强化党员数字素养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在工作中善于学习新事物、掌握新技术,增强综合素质,不负使命重托;借助智能互联技术的突出优势,在党和群众、社会组织之间实现更为高效的融合互动,更好发挥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
人才选强配优,铸造一流队伍。谋发展离不开人才,推进乡村善治更需要专业人才。要注重从本土青年中发掘、培养、留住优秀人才,通过陆续发展成为积极分子、党员,不断为基层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作为培育数字乡村建设人才的强大后备军;建立健全基层数字党建人才培养机制,落实硬件更新、设施维护等后勤保障要素的跟进,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手段多措并举,夯实技术人才储备;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锤炼党员干部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开拓更加全面丰富的党员教育模块,为数字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筑牢素质保障;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工作一线培养、考察和识别干部,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选贤任能,培养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政治过硬、本领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建设工作队伍。
升级服务水平,保障治理效能。数字技术是党建工作的手段而非目的,推进乡村善治归根结底要服务乡里,满足农民的切实需求。首先要在党组织建设中牢固树立群众意识,要引导党员深入基层、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不断提高乡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坚持数字党建,欢迎多元主体参与共建的联动思路,以党建数字升级引领社会治理的提质增效,丰富基层党建活动的开展内容与形式,打造党员教育、党务管理、党建宣传、服务群众为一体的全面、优质和精细化的服务品牌;再次,针对基层实践中对精准有效、具体实在的技术运用过程进行总结,分享推广“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智能村务App等举措的治理经验,形成特色案例;此外,发挥“德治”的柔性约束,借助多种宣传、沟通渠道,从价值观念、民俗风尚等方面对村民进行规劝和引导,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作者单位:江苏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