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
2023年03月01日 10: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1日总第2600期 作者:邵晓秋 李晨瑶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虽未明言“共同富裕”一词,但他们分别以“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等词语阐释过共同富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共同”意指财富由全体人民共享,“富裕”则意味着发达的生产力能提供使全社会富足的财富,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以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为前提。因此,共同富裕被视作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价值目标。此后,各个时期众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尤其中国共产党人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理论上不断发展、在实践上不断践履共同富裕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只是理想的蓝图,但在他们逝世后,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率先将这一美妙的社会主义构想变成了鲜活的现实。苏东剧变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阔步走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阶段性价值追求,它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决定。“富裕”昭示的是较发达的生产力,“共同”寓意的是较合理的生产关系。在公有制占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政治与经济地位空前提高的劳动群众,生产的积极性高涨,生产力得以迅猛提高,社会财富快速积累,由此奠定了共同富裕的财富基础。但在社会主义阶段,囿于人们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能力的有限性,生产力并不能充分发展,社会财富也不可能充分奔涌,人们只能实现阶段性的价值目标——共同富裕。而且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它的生产关系还带有资产阶级痕迹,受资产阶级法权的约束,人们会因个人禀赋、家庭地位、运气好坏等因素而不能同步富裕,只能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推动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分步骤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旨归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其终极的价值指向。按照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如果社会生产力不高度发达、社会财富不极大丰富,那么未来社会只能贫穷,而极端贫困的普遍化,使得人们又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主张并在实践上致力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创造出日益丰厚的物质文化条件,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通过量的积累,最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正按照马克思主义这一价值指向,通过革命、建设与改革持续不断地向着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行。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价值目标。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从事劳动的人民群众是共同富裕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开拓者和创造者。

  共同富裕由全体人民“共创”。就生产力的角度而言,财富由人民共创。马克思认为,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劳动是财富生产的两要素,而人类的劳动最为关键,人通过劳动实现与自然界的统一,从而创造财富。自然资源尽管种类繁多,但倘无人的劳动,自然资源只能是自然资源;只有施加人类的劳动,自然资源才能为人所用,成为财富。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在改造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生产、再生产层出不穷的人工制品与新制品,满足人类种的繁衍以及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人类的历史即生产财富与享用财富的历史。施加在自然资源上的人类的劳动能力即为生产的能力,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生产财富数量的多寡与质量的高低。一般而论,人类财富的创造与历史的演进、生产力的发展成正比。

  共同富裕由全体人民“共享”。在私有制社会里,财富生产以统治阶级利益为旨归,创造财富的广大劳苦大众不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财富却不占有财富。针对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重天的现实,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批驳道:资本的异化扭曲了生产的性质与目的,造成了生产与劳动的对立,资本“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所以,一边是资产阶级的富裕,一边是无产阶级的贫困。马克思主义以人民利益为旨归,主张财富的生产与财富的占有统一。它主张的共同富裕,是全体财富的创造者共享财富,以满足其物质与文化需要。这是共同富裕中“共同”的含义,也是生产关系对其的具体要求。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消灭私有制”。

  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全世界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掀起了革命运动的狂飙巨浪,并在许多国家建立了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力图实现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始终以共同富裕为核心价值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和个别群体、阶层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的双重价值目标。共同富裕的关键是“共同”,而“共同”则意指全体人民平等地享有物质与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具有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的双重价值目标。

  物质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基础性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了生存,人首先必须解决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追求其他需要,故而,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不断地发展生产力以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而后设法满足其他需要。人类借助生产力的提高不断积累物质财富,而物质财富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则奠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财富基础。当然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并不一定就能实现物质的共同富裕,还需有实现物质共同富裕的公有制制度保障。

  精神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高层次的价值目标。物质的共同富裕只是单一且基础性的共同富裕,对精神的共同富裕追求,其实是人更高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孜孜以求的高层次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后就会寻求精神的基本满足,当物质富裕达到一定程度,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就会“水涨船高”,最后实现物质与精神上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物质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与精神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相辅相成。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决定了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裕的基础,而精神富裕又可促进物质富裕的进一步繁盛,两者缺一不可。物质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物质共同富裕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的健康、寿命、体能与生活质量大为改善,从而有更充沛的精力去追求精神的富足;在物质共同富裕之前,众人因生计而奔波,也会因疾病、老弱以及教育的经济负担而殚精竭虑;共富后,人们再也不会为之忐忑不安、劳苦奔波,可节省更多时间来满足精神需要;物质的共同富裕意味着必要劳动时间的缩减、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人可依据各自的爱好追寻各自的精神实践活动,对文学艺术感兴趣的可自由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对专业技能有渴求的可恣意地探寻专业奥秘,总之,每个人都能找到自身精神满足的方式与机会。同时,精神的共同富裕可增进物质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精神的共同富裕不但为物质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还能生发出推进物质进一步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人民能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去投身物质文明的建设;精神的共同富裕可消解人民对先期实现物质共同富裕地区与人群的嫉妒心理,还能纾解自身没有与其他地区与人群同步实现物质共同富裕的焦虑心理。

  (本文系江西省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揭榜挂帅项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混合所有制产权正义研究”(18BZX12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